第一章 (第5/7页)
/br> 身处幽暗的地下城内,一介最普通的平民白身,高歌唯一的希望便是从垃圾站淘来的一枚金色的大日真经的能量卡片。 进过自己十几年的改造,这枚金色卡片不负众望,被改装成了斗气0.1版本。 黑漆漆的一片,虚拟头盔的指示灯这会儿才彻底熄灭,高歌从游戏中归来,木然的取下头盔,目光好一会儿才清澈起来。 两个小时,高歌从刚刚这两款游戏中,可以选择具现化两种武功。 冰冻掌与催冰掌,这是高歌的选择。 很快,一股冰寒的内力从孱弱的体内滋生,最终打通了双手所有的经脉,并贯通了下丹田,心中体内四处火烧般肆虐,阳极冰生,又很快,一股股冰冻彻人的寒意,涌入脑海之中,散发四肢百xue之内。 至此,冰冻掌与催冰掌达成最高荣耀lv1000层级。 高歌还未来得及欣喜,长长的地下隧道的尽头,传来哒哒的脚步声。 呼~ 好险!这次偷偷连接地下城系统网,没想到彻底完美成功这么久,才堪堪引来执法队的搜查,还算不错。 在黑暗地下城内,上网是一件十分奢嗜的事情,更何况像高歌这种什么身份都没有的黑户。 根据以往的经验,高歌早已准备好了退路,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回到住所,高歌率先拿出大日真经的卡片出来,仔细的爱不释手的观摩了好一会儿,才恋恋不舍的放下来。 可惜,地下城内没有任何一款游戏可以加载这张卡片。 起初拿到这张卡片时,高歌也以为这只是无聊之人的无聊之作。 让他如获珍宝的是,某一次,他奇妙的发现在寒冰大陆之上,这张卡片竟然可以无限制的吸收残余的太阳光。 是的,蓝星表面,还有一层薄薄的余光照射着寒冰大陆,太阳虽然熄灭了,但是从太阳距离蓝星的外太空射过来的阳光,不知发生了什么异变,竟然可以反复跳射,这也是人类可以从容建设地下城的原因。 虽然蓝星依旧保存这百分之八十的科技成果,但是却也从盛世巅峰衰落到了低谷,所以高歌很好奇这张卡片到底来自何方。 高歌的全幅身家只有一个虚拟头盔,最重要的是,地下废墟的建筑物里,方圆百里,人少的可怜。 高歌喜欢过一个人东游西荡的生活,以前的生活再艰难,至此刻,身怀两种武林绝学的他,此刻永久的走进了全新的世界。 轻轻挥动一下手臂,五指并拢或微微分开,这并不影响什么,就有一团十米大小的寒冰虚影激射而出,落到前面的障碍物上,轻松的将其冰冻。 冰冻掌的威力名不虚传,而催冰掌更是无上被动绝技,初始便有175%的寒冰催生激射速度,且有每提升一层级 1%的效果。 lv1000层级满级的效果便是1175%的加成。 这种武功更适合在寒冰大陆上使用。 为此,高歌几乎天天冒险向地面大陆上流窜,可惜在不暴露武功的情况下,每个关口都有大量的执勤人员的蹲守。 而且,地下城内帮派林立,在高歌以前生活的地方,离得最近的一个进出口,也有三百里远。 同时为了搜寻更多的武学和传说中的斗气之法,高歌不得不开始向人流密集的聚集地走去。 很快,高歌来到了东边大陆地下s市的一个黑市交易所内。 门口站着二十个黑石武士,这是黑石商会培养的修炼了黑石掌法的武士,这些人每个人体型壮硕,且五指明显的较为粗大。 从大门看去,一个露天的千米大广场,里面都是密密麻麻的摊贩。 此刻,站在广场边缘的高歌一脸的认真。 叮,地下城系统首次为您服务! 叮,请输入您的黑石交易密码: ———— 斗气和武学。
输入完毕,通过验证,您收到来自黑石广场的一封邮件。 慢慢的打开一封灰色的信件: 尊敬的玩家,黑石广场有您需要的任意物品,您可以选择购买,或是出售! 目前游戏币:1025。 这是高歌省吃俭用三十几年才辛苦攒下的。 虽然很早就知道黑石广场交易中心的存在,高歌也是今天才第一次亲自到场参观。 高歌从不觉得自己会买些什么。 一个摊位一个摊位的逛去,大多是一些用旧的二手物品,极少有些稀罕物。 而它们的价格也十分的高昂,这让高歌很快失去了兴致。 想了想,高歌还是准备出售一本刻印的冰冻掌残缺真本秘籍卡片。 至于价格么,高歌将其定在五百万游戏币的价位上。 选了一个空的摊位,高歌拿出准备好的物品,放在地下城黑石广场的交易网上,很快登记并上架,输入摊位信息,高歌便坐在一个早已准备好的塑料椅子上休息一会。 路过的人大都都是宅男与宅女们,这年头这时代,死宅很少,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几乎都是一些家宅达人的天下,所以,交易网上的东西比实物的交易成交量翻了几番。 很快,高歌的冰冻掌传了出去,点击量一下猛增到十万余。 评论区也是十分的火爆,不过,大多数人都认为冰冻大师,高歌的昵称,是骗人的, 对此高歌也没做任何的解释。 高歌感觉休息差不多了,就站起身来,向门外走去,也就在距离大门十米远的地方,冰冻掌残解真本,被一个匿名玩家给买去了。 叮,恭喜您到账五百万游戏币。 地下城的电子音,只有玩家自己一人听见,无需过多的担心。 一夜暴富的高歌,顿时停下了脚步。 犹豫了两下,高歌还是决定去城镇中心先买一处宅子方便些。 搞定所有一切后,一躺在床上,高歌就忍不住的傻乐,今天果然又是幸运的一天。 蓝星,大楚帝国。 神都,大汉王府。 “灯塔国货轮在太平洋遭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