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节 第十七路伏兵 (第3/3页)
了上去。 “叔父!叔父大人,侄儿在此……”
曹翔只几步上前,随后却又是一下子扑倒在郑畋腿边。郑畋见状赶紧伸手搀扶。 “贤侄,你们……你们受苦了……” 身后石绍等人亦不由得纷纷落泪。 这边郑凝绩他们虽知这定是故人来投,只可惜谁也不曾见过对方。 “贤侄,快起来,快起来,让老夫好好看看你。” 曹翔这才也慢慢起身。 “二十年了,一晃竟已是二十年不曾见过你们父子,没想到今日却又在这里重逢。” 此刻,郑畋已激动得老泪纵横。虽然那时曹翔还只不过是个十来岁大的孩子,可眼下郑畋却仍能从他脸上清楚地看到其父曹全晸当年的模样。 “贤侄,此前我曾听说令尊曹兄他已然于郓州城……” 说着,郑畋只将那金枪断头递到了对方面前。曹翔一瞅亦不由得默然垂首。 “唉——”郑畋则长叹一声道,“早前我确也听说些有关曹兄他们在天平那边的事情,不想……不想这一切竟全是真的……” 身后郑凝绩这才也恍然大悟,原来对方便是其父时常提起的早年旧交曹全晸之子。 “贤侄,如此你们又怎会到了这里?” “叔父大人,如今侄儿特不远千里带人来此相投,国仇家恨,还望叔父能够收留我等,但叫侄儿得以为国除贼,亦为我父兄报仇!叔父……” 曹翔只忙又带人朝郑畋跪了下来。 “贤侄快快请起!众将士,你们也都赶快免礼!”郑畋忙也再次伸手搀扶道,“贤侄放心,今后你们就留在老夫帐下,待来日破贼之后,老夫定向朝廷奏明天平实情,以告慰汝父兄在天之灵!” “多谢叔父!多谢叔父!” “来来来,绩儿,快见过你兄长曹翔。” 郑畋忙回身朝其子招了招手。 “拜见兄长!” “贤弟不必客气。” 相互引见过后,众人只重新回到帐中。 “叔父,但不知早前叔父这里可还有其他人前来投奔,那为首者名叫彭远,字元德?” 郑畋则一摇头。 “军中并无此人,却不知他们是……” 曹翔只显得有些失望,随后扭头瞅了瞅身旁的石绍。 “噢,启禀大人,那几位本也是我等患难与共的兄弟,只因早前迫不得已,他们这才与我等分道入关,原本我们约期潼关相会,岂料尚未抵达,潼关便已先自失守,故而他们定也该像我等一样直接取道入关来投大人,如此便还请都统大人能够代为找寻!”石绍恳切道。 “是呀,还求叔父能够派人帮忙查找!” 郑畋则在对面一边微微皱眉,一边轻轻捋了捋自己的胡子。旁边郑凝绩却也是瞅出了其父的难处。 “父亲,那就将此事交给孩儿去办好了。” 说着,郑凝绩忙朝曹翔等人一抱拳。 “还请兄长放心,等下小弟自会派人前去四处打探,一有消息便会立刻通知你们。” “噢,如此便有劳贤弟了。” 就这样,曹、石他们终于在郑畋大营安顿下来。很快,他们就也开始与其他各营将士一道厉兵秣马,只待来日能与贼寇一战。而这一天似乎也来得出奇地快,不过仅仅两日后,有探马便从东边返回飞报进了帐中。 “启……启禀都统大人,东边武功方向发现贼军大批人马!” “哦,来得好快呀!” “对方总共有多少人?” “禀大人,贼军步骑混杂,看样子不下五万!” “哦,这么多!” 郑畋忽一皱眉。 “快,众军快随我一起登上龙尾城头!” “是!” 当即,郑畋只急率手下诸将登上了营前龙尾坡顶。来到城上,众人则可从此清楚地看到他们周围方圆十里内的一草一木,而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初郑畋会下令于此筑城的原因所在。 这些天,郑畋也是时常带人来此察看坡前地形,以思日后破贼良策。他深知,一旦今春雪化后贼军必定来攻,而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重新招募训练好一支大军则绝非易事。为此,郑畋只能先将自己辖下所有人马全部集中起来屯兵龙尾城西,同时又在岐山一带紧急招募军士。然而,即便就是如此,郑畋手下也才不过区区五千人马,故而他这才又不得不急召邻道诸藩遣人来援。 一日,郑畋正独自站在龙尾城上望东而叹。 “唉——” 恰在此时,典军袁敬也登上了城头。 “郑帅,郑帅何故在此独叹?” 可郑畋却只依旧长叹不语。 袁敬见状忙一拱手。 “郑帅可是在为苦无良策退敌而烦恼?” “唉,知我者,袁公也!目下我军虽士气渐振,但毕竟兵微将寡,一旦贼军大兵压境,这小小的龙尾坡又何以拒敌?” 袁敬却连忙笑道:“郑帅无须多虑,在下则正是为此而来,早前我已思得一计,想来定可助都统破贼!” “哦!” 郑畋闻言不禁眼前一亮。 “愿闻其详!” “郑帅,既是那贼军势大,我军难以正面与敌,如此则莫如……莫如将计就计,索性放他们进来。” “哦,此话怎讲?” “郑帅,待来日贼军到后,我们何不……” 说着,袁敬忙俯身上前侧首低语,只听得身旁郑畋不由得转忧为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