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13章 诱敌 (第1/2页)
濠州战场,两军对峙多日。 晋军攻城十余次,皆未攻入城中。 最好的一次记录,是有百余名晋军将士冲上濠州城头,与守城将士拼杀一阵然后匆匆撤出城外。 “呵?” “什么大晋王朝,看来也只是外强中干而已。” “孤以寡敌众,濠州主城依旧稳如泰山,京城某些人想找孤的错漏,恐怕要空欢喜一场了。” 刚刚亲手斩下两名晋军兵卒,万历太子的剑刃上还染着血。 他一甩长剑,将血渍抖落,倒颇有些久经沙场的宿将风范。 高拱和张居正彼此对视,都是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 终究是高拱先忍不住,开口道:“太子殿下不可轻敌,晋军攻城势头虽然不猛,但臣细细观察,却感觉是对方故意为之……” “你说什么?!” 万历太子目光瞬间转冷,语气也透着厌恶。 这个磐石一样顽固的老头,自从来到濠州城,一而再再而三与自己唱反调。 万历想出城迎敌,高拱阻拦。 万历布置守城方略,高拱批评纠正。 刚刚,他分明又一次成功将敌人打退,高拱却说晋军是故意退兵的? “高阁老!” “莫非在你眼里,本太子是个不知兵事的庸人?” 万历几乎是咬牙切齿说着这番话。 稍稍能察言观色的,比如陈以勤和殷士儋,已经默默低头后退几步。 他们两位不仅不会和万历唱反调,这会儿甚至与太子爷目光对视都不敢。 张居正就更别提了。 他倒是大大方方直视万历太子,但眼神中满是关切和紧张,仿佛一位老头在关心自己的儿孙。 唯独高拱,又臭又硬,心里有话从来不憋着,还总是以最直白难听的方式说出来。 “太子殿下,老臣观战多日,发现每次晋军攻城时,他们的战术都有少许变化。” “废话!”万历太子冷笑道:“孤亲自守城,坚如铁壁。晋军每次攻城无果,当然要调整战术。” 高拱听了,却是摇摇头。 “不。” “臣感觉,晋军指挥似乎没有实际领兵的经验,只擅长纸上谈兵。” “但他利用每一次攻城的机会,正在不断积累经验,渐渐熟练,却战果一次更比一次好。” “就好像刚才一战,冲上濠州城的晋军将士,是这几日里最多的一次。” “由此可见,晋军指挥正在成熟,并且越发善于破解我军的城防部署……” 啪! 万历太子一掌拍在城头上,竟然将厚重城墙都拍出个缺口! “放屁!” “指挥晋军的,不过是区区一个晋国臣子,晋帝甚至没有亲自上场。” “你的意思,本太子的军略甚至不如晋国的下臣?” “高拱你不要忘了,本太子十多年前就开始领兵打仗了!” 万历太子怒极! 如果,高拱不是大明朝臣眼中的太子党。 如果,高拱没有大乘境实力。 他早就一剑砍了老头! 万历努力压制心头火,却没想到高拱丝毫不领情。 老头板着一张丑脸,摇摇头。 “太子殿下确实很早就开始带兵了。” “但是,殿下生平败绩居多。” “想当年,殿下在云梦山遇范离、云州城外战诸葛、周瑜、郭嘉,莫不是惨败收尾。” “由此可见,太子殿下在军事上不宜擅专,要多听微臣等的意见。” 高拱不卑不亢的说完,才看见万历太子浑身颤抖,一双眼珠子仿佛要从眼眶里爆出来! “额?” 高拱微微一愣,又感觉身后至少有三只手在拉扯自己衣袖。 他回头,发现是殷士儋、陈以勤和张居正。 三人均是用哀求的眼神望着高拱,就差把‘闭嘴’两个字写在脸上。 “咳!” 高拱终于回过味来。 他轻咳一声,冲万历太子拱拱手。 “微臣的措辞稍有不妥,但一片忠心日月可鉴,太子殿下请息怒。” 好吧。 见过认错的,却没见过一边认错,一边给自己找台阶下的。 万历太子浑身抖得更厉害了! 如果可以,他真想一剑劈了高拱! “有情报!” 突然,一个锦衣卫小旗匆匆跑来,跪在万历面前,双手捧起一个秘制蜡丸。 “这是陆炳大都督核准无误的情报,请太子殿下亲启。” 万历闻言,怒气稍退,却又有些疑惑。 “陆炳与孤向来疏远,他有情报不送去京城,却要让孤亲启,什么意思?” “小人只奉命传递情报,其余一概不知。”锦衣卫小旗恭敬答道。 “退下吧。” 万历挥挥手,那名小旗当即退下城楼。 一边拨开蜡衣,万历一边问道:“几位师傅,你们觉得陆炳用意何在?莫非,他想巴结孤?” “太子是国之储君,陆炳想巴结也是很合理的。”张居正笑道:“且看他送来什么情报,神神秘秘的。” 蜡丸里,仅有一张小纸片,却密密麻麻写满了小楷。 “徐阁老运筹帷幄,先败汉军,又歼援敌,季汉覆灭只在朝夕。” “若殿下能在濠州建功,则从此严嵩之势弱,殿下势强也。” “此外,臣已确认一事。” “所谓晋帝,乃范离也,此刻就在濠州城外,望殿下能见机行事。” 万历太子将密信内容反复看了数遍,脸上终于有了笑容。 “好!” “好!” “好啊!” 几位内阁大臣也连连叫好。 陈以勤笑道:“徐阁老不负众望,不仅击败了汉军,甚至连敌人的援军也击败了!此战,大涨我清流士气!” 殷士儋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