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一章 《三枪》 (第1/2页)
那年华娱正文卷第二百五十一章《三枪》林楠这边正加紧拍摄《盗贼》的后半段。 外界,《刺陵》和《风云2》在同一天上映了。 两部电影的首日票房,都是一千万出头。 钱途堪忧! 因为第二天就是《三枪》,本月还会有两部进口大片。 张一谋的电影,是整个圈子关注的对象。 上映当天,轻轻松松拿下2100万票房。 从隔天起,前面的《刺陵》和《风云2》就直接沦为了陪衬。 趁着休息时间,剧组很多人去看了《三枪》。 回来后也不见怎么讨论,不过几乎都在微博上发了祝贺消息。 4天票房过亿! 这是观众对奥运开幕式总导演的尊重,央视新闻都报道了这条简讯。 可期望有多高,失望就有多大。 大量的吐槽和差评声,出现在网上。 这次相当多的媒体和观众站在了同一立场。 “这部电影,纯粹是赵家班那套‘闹’的民俗风,感觉整部戏完全不受张一谋的掌控。” “这就是一部抻长了的小品,浓烈的二人转味道……” “嬉皮笑脸不专业的演技、跳跃性的叙事手法、完全糟糕并且割裂的剧情!” “张一谋到底在干什么?他在骗钱……” “2800万的成本,果然便宜没好货……” …… 看得出来,张一谋这次是彻彻底底被裹挟了。 大导演的烂片,往往都遵循一个规律,越骂越火。 《三枪》就仿佛昨日的《无极》,票房在骂声中节节攀升…… “张导这部电影,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好几个剧组演员跑来咨询林楠,他也就说了两句。 “制片人严重干预了导演创作,听说最开始定的剧本和演员,和现在看到的完全不同,临阵大换血……” 想想外界铺天盖地的嘲讽,林楠觉得,张一谋这回估计会好好思考思考和张卫平之间的合作了。 “大家准备准备接下来的戏,尽量保证一条过。” “好的,林导。” …… 随着拍摄靠近尾声,陆续有主要演员杀青,比如张绎、比如吴亰。 这俩人都是自来熟那种,吴亰更甚,专门跑来和林楠聊了聊。 他想转型做导演,和当初徐争的想法一模一样。 “这些年我在港岛,几乎都是作配走过来的。提携过我的人不少,可主角永远轮不到我。” 吴亰说这话的时候,有一些无奈,估计是看清现实了。 “那你接下来准备怎么规划?”林楠好奇地问了句。 “我会把工作重心放回内地,缓个几年,毕竟现在穷啊,还没女朋友,哈哈……” 林楠被逗笑了,是个洒脱的人。 “嗯,以后有什么合适的角色,我会考虑你的。” 听到这话,吴亰明显一喜。 “那得谢谢林导,我可记住了……” …… 《三枪》的票房越猛,骂声越大,已然是恶评如潮。 尤其是花花绿绿的服化,低俗突兀的台词,被网友们用辣眼睛、恶心来形容。 4天过一亿,8天上两亿。 张卫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兴高采烈地预测。 “两周冲上3亿,三周拿下4亿,一个月下来,肯定是新的票房记录……” 结果并不是张卫平预测的那样。 《三枪》的票房在达到了两亿后,腰斩腰斩再腰斩,日增长一泻千里。 作为制片人的张卫平,没有考虑过影片自身的问题。 他将原因归咎到上映的那两部进口大片,《2012》和《第九区》。 张卫平先是炮轰排片问题,然后就是地图炮。 “中影一家独大”、“权力垄断”、“打压异己”、“华表奖乌烟瘴气”、“个人崇拜”…… 韩三坪来《盗贼》探班,林楠开玩笑说起了这事儿。 “您还别说,张卫平给取的这个外号,挺霸气的,‘座山雕’!” 韩三坪想起张卫平,一脸鄙夷。 “自己瞎干预,口碑反噬,怪中影的排片? 屎盆子倒是扣的好,等哪天没了张一谋……” 林楠也是佩服张卫平,进口片上半年就定下了,这都能往上拉扯。 一个“座山雕”的外号,算是彻底把韩三坪得罪死了。 剧组演员们,看林楠二人谈的是这个话题,也不好插话,问候了一声,就没再打扰。 韩三坪在剧组转了一圈,点点头看着林楠。 “都说你这次在学好莱坞,还真像那么回事儿,有模有样的。大概还需要多久杀青呢?” “一周左右吧。不过这部电影的后期跟特效,怕是得花一些时间。” 林楠回答道。他预估《盗贼》的上映最少得等明年下半年去了。 …… 《盗贼》的拍摄,进入到收尾阶段。 戏份主要集中在张涵宇、刘德哗、范冰兵、颜丹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