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六章 努力做到最好 (第1/2页)
那年华娱正文卷第二百八十六章努力做到最好“林导,您找我?” 张绎坐在沙发上,脸上堆着笑容。 “是的,岳军给你说了吧?” “说了,这两个月不会给我安排戏约,等《环太平洋》开机就进组。” 说话的时候,张绎还是难掩激动的神情。 这就要演好莱坞合拍片了,还是这么大投资的科幻电影。 “先不要传出去,省得媒体又炸锅。”林楠叮嘱了一句。 “您放心,我这张嘴带拉链的,哈哈……” ………… 《大地震》好像透支了整个8月份的电影档期。 即使它的数据跑不动了,可其他电影依旧不见票房回暖。 如《绣春刀》这样,上映20天,票房来到1.6亿的,已经是《大地震》之下,最好的成绩了。 而景恬那部《我的美女老板》,票房最终定格在5210万,提前退场。 “《大地震》票房已至6.73亿,日收不足8万……” “新的国产电影票房记录已经诞生,即6.73亿。” …… 有媒体提出了一个问题。 “《火星救援》的记录,历时22个月被打破。 那《大地震》的记录,又能保持多久?” 这种话题还是很吸引人关注的,讨论度瞬间飙升。 张一谋的《山楂树》、徐客的《通天帝国》、林楠的《盗贼》通通都在备选之列。 更有甚者,觉得冯晓刚的记录只可能会由他自己的《非诚勿扰2》打破。 林楠看到这些贴子,想到了陈恺歌和姜闻。 不知道这俩人心情如何,就这么被网友默认排除在外了? 港岛的电影,也被所有人无视、认定不可能染指票房记录这种东西。 “林导,张导发来了一份点映邀请,31号。” 助理的话,倒让林楠有点懵。 在他的印象里,张一谋的电影可从来都是即将上映前才会有点映或者首映仪式的。 这次怎么会提前半个月呢? 点映和首映礼又有所不同,前者只邀请同行、专业媒体人士,很少对大众媒体开放。 “你确定是张一谋导演,而不是新画面?” 林楠想到了这个问题。 “应该是张导,上面是手写的,还有签名。” “拿过来吧。” 林楠打开看了看,没错,应该是张一谋让人送的。 因为上面写的很口语,请的是他和刘艺菲两个人。显然是还记得当初林楠替刘艺菲去问角色的事儿呢。 说实话,林楠对张卫平没好感,可对张一谋挺敬佩的。 刘姑娘也喜欢张一谋的文艺片,觉得自己可以试试。 “提前半个月点映?”林楠还是对这反常的举动很好奇。 直到他在网上看见了《山楂树》的制片成本,这才恍然大悟。 也就张一谋敢这么干! 一部文艺片,制片成本7千万,用的还是纯粹的新人男女主角。 林楠估计提前半个月点映这事儿,是张卫平提出来的,回本压力太大了,只能在宣传上提前下功夫。 ………… 刘艺菲生日的第二天,《绣春刀》顺利下映了。 “林楠影业出品,路洋导演电影《绣春刀》,报收1.68亿。” “《绣春刀》为路洋导演,第一部院线电影,一战成名!” 北电挺高兴的,官网首页多了路洋的信息,又教出来个亿元导演。 华纳那边传回来了消息。 “林,他们已经将计划做好了。” “说说他们是怎么安排的。”林楠催促了汤姆一句。 “你们的人效率太高了,大半夜都不睡觉,在加班,这很不人道的!被投诉了不少次呢……” 林楠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这不是他要的回答呀。 “怎么回事儿?”林楠还是忍不住问了下。 汤姆的解释让人很无语。 中影那帮人跟打了鸡血一样,真的半夜不睡觉。一周多时间,加班加点做出了几十种华夏风的机甲设计。 而且花活儿还不少。 什么兵马俑型的、将军俑、壁画里那种天将、…… 还有什么外罩甲胄、明光铠、偃月刀、各种古兵器…… 取的名字也很风sao,什么蚩尤、刑天…… 估计最后挑,都得挑好久。 “这是要上天呀?” 已经跟林楠脑海深处的完全不一样了,头疼。 “还是说说时间上怎么安排的吧?”林楠不准备管那些,继续问道。 “他们计划用2个月来筹备,4个月内完成拍摄,6个月时间搞定后期特效!” 林楠听的一愣一愣的,这效率可真不是盖的,反正国内好几年之内是达不到这种程度了。 “行,我知道了,最晚开机时间是10月底对吧。” “是的。” …… 不止林楠得到了具体消息,中影、万达那边同样有了信儿。 后两者第一时间,就对外公布了消息。 “《环太平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