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九章赵充国 (第1/2页)
赵充国(前136-前51年,或前137-前52年),字翁孙,汉族,原为陇西郡上邽县(今甘肃天水)人,后移居金城郡令居县(今甘肃兰州永登)。西汉名将。 赵充国为人有勇略,熟悉匈奴和氐羌的习性,汉武帝时,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击匈奴,率百壮士突围,被拜为中郎,历任车骑将军长史、大将军都尉、中郎将、水衡都尉等职。他率军击败武都氐族叛乱,并出击匈奴,俘虏西祁王。汉昭帝死后,赵充国与霍光等拥立汉宣帝,获封营平侯。累官蒲类将军、后将军、少府。神爵元年(前61年),计定羌人叛乱,并建议开展屯田。 赵充国晚年致仕后,仍常参与议论“四夷“问题。甘露三年(前51年)或二年(前52年)去世,年八十六,谥号“壮“。甘露三年(前51年),绘像未央宫麒麟阁,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 早年经历 赵充国赵充国最初担任骑士,后来作为六郡的良家子弟、善于骑马射箭而补任羽林卫士。他为人沉着勇敢,有很深的谋略,年轻时喜好将帅的气节,就去学习兵法,通晓四方蛮夷的事情。 元狩四年(前119年),随着武帝取得第三次大举征讨匈奴的胜利,即移民七十万口,以加强北方边防。东起朔方,西至今居(今永登县)的地区内,设团官,供给移民牛犁谷种,变牧场为农业区。赵充国就是在这一年,全家移民令居。 崭露头角 天汉二年(前99年),赵充国以假司马的身份跟随贰师将军李广利攻打匈奴,被匈奴大军重重包围。汉军断粮好几天,死伤的人很多,赵充国就与一百多名壮士突破包围、攻陷敌阵,李广利带领士兵跟随其后,才得以突围。赵充国全身有二十多处受伤,李广利把情况上奏给汉武帝,汉武帝下令征召赵充国到出行所在的地方来,汉武帝亲自接见并探视他的伤情,感叹称赞,就授官为中郎,提升他任车骑将军长史。 汉昭帝时,武都郡的氏族人反叛,赵充国以大将军护军都尉的身份带兵平定此次叛乱,升任中郎将,带兵屯守上谷郡,后调回朝廷担任水衡都尉。后来,带兵攻打匈奴,俘获西祁王,因功升任后将军,照旧兼任水衡都尉。 屡立功勋 赵充国主动请缨出兵西羌元平元年(前74年),赵充国与大将军霍光一起决策拥立汉宣帝刘询为皇帝,因此被封为营平侯。 本始年间(前73年-前70年),赵充国担任蒲类将军,带领三万多骑兵,从酒泉出兵征讨匈奴。他本当与乌孙合击匈奴于蒲类泽,乌孙先期至而去,汉军没有赶到。他带兵出塞一千八百多里,西去候山,杀死匈奴数百人,俘虏牲畜七千多头。返朝后担任后将军、少府。匈奴大举发动十多万骑兵向汉塞开来,打算侵扰汉朝边区,到达时符奚庐山,准备入侵抢掠。此时,匈奴人题除渠堂投降汉朝后说出这一情况,汉朝就派遣赵充国统领四万骑兵驻守边境的五原、朔方、云中、代郡、雁门、定襄、北平、上谷、渔阳等九个郡。匈奴单于听到这个消息,领兵退去。汉即罢兵。 当时,光禄大夫义渠安国出使巡视各羌人部落,先零的酋长表示希望在一定时节渡河到湟水北岸,寻找汉民所不耕种的地方放养牲畜。义渠安国把此事报告给汉宣帝。赵充国就弹劾义渠安国奉命出使犯有不敬之罪。这以后,羌人依凭前面所说,触犯汉律,渡过湟水,郡县阻挡不住。 多谋善断 先零就与各羌人的酋长二百多人解除怨仇,交换人质后订立盟誓。汉宣帝知道这件事后,就征询赵充国,赵充国答道:“羌人之所以容易被制,是因为他们各部落都有自己的首领,他们经常互相攻击,势力不能统一。三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