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9章 醉态 (第2/3页)
“谈谈打仗的故事吧?” “军旅生涯大半时候都乏味辛苦,有甚可的?” “将军与安禄山的嫌怨。” “宝元年,我在朔方,北伐奚人与突厥,打了几场胜仗,用了些离间计,拔悉密部便斩了乌苏米施可汗的脑袋送过来。那一战,安禄山又做了什么?以御寇之前,筑雄武城,请我派兵助役,想截留我的士卒......” 王忠嗣不会故事,讲得干巴巴的,因此很快就讲完了。 他这些年的征战四方的经历,也就是这几句话的事,思来也叫人唏嘘。 薛白听着,陪着多喝了一杯。 “将军可会舞剑?” “如何?” “光喝酒有何趣味?你舞剑看看,我送你首词。” “你不是我不配上你的词吗?” “忽想到我身边皆以利相合之辈,难得遇到王将军,志气相投,当赠一首。” “哈。” 若换个人让王忠嗣舞剑,难,但薛白先了他配不上,此时再改主意,倒显得这是个舞剑换词的难得机会。 王忠嗣走到院中,四下一看,随手折了一根树枝,在雪中舞了起来。 他更擅长的还是长柄陌刀,大开大合,这轻飘飘的树枝拿在手里,无非只是散一散酒气,散一散怨气罢了。 薛白默默看了一会,到庑房中拿出纸笔,自在廊下磨墨,转头一看,将灯笼往墙边的树枝上挂了,对着那粉墙挥毫泼墨。 他如今对自己的书法颇有信心,颇有股畅快之福 第一列只写了“破阵子”三个字。 “宝六载,王将军忠嗣破石堡城归来,赋壮词以贺之。” 一个“贺”字写得比旁的字略大了一些。 薛白回头看了一眼王忠嗣越来越快的动作,重新蘸了浓墨,一笔呵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衣袂飘飞,树枝“唰”地虚劈而下,因王忠嗣的动作过于猛烈,竟是直接断成了两截。 雪花飘落在他身上,很快便被他的热气所融化。 他抛下手中的断枝,提起酒坛又痛饮了两大口,方才看向墙上的字迹。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才回长安短短数日,回想起那吹角连营,恍若隔世。 王忠嗣心中不由问自己,若真舍了开疆扩土、建功立业的志向,心里可能舍得 目光再往后看,那笔墨挥洒而出的下一句,正是他心中所想。 “了却君王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薛白却挥笔不停,径直又写了一句。 “可怜白发生!” 王忠嗣眯起了眼,眼神里难得透出了不甘之色。 若毕生功业到此为止,岂有甚生前身后名? 薛白挥过最后一笔,搁了毛笔,回过身,目光看向王忠嗣的鬓角。 次日。 薛白被吵醒时,只见杜五郎正站在自己面前。 “你怎到丰味楼睡?墙上的词是你写的?字蛮好啊。” “嗯。” “十几坛酒,谁喝的?” “有吗?”薛白喃喃道:“我睡着时就七八个酒坛子,他人呢?” “谁?” “王忠嗣将军,昨夜我与他共饮了十几坛酒。” 薛白走出雅间,目光看去,那首《破阵子》还在院墙上,字迹雄强圆厚、气势庄严,可惜不够潦草豪纵,往后可以练练行草了……也许可以,此事还得问问颜三娘。 院中恰有几个人正在看着院墙,发现了薛白扫来的目光,有人匆匆离开,赶往长安城中几个权贵的宅院。 “禀右相,昨夜王忠嗣与薛白喝了整宿的酒。 “一杯酒能喝一整宿。” 李林甫正在批阅卷宗,头也不抬地道:“可见他话多。” 他反应很平静,因为薛白过杨党要拉拢王忠嗣,自然是会有所往来的。 待罢了王忠嗣的四镇节度使之职,容杨党拉拢又何妨? “右相,薛白还送了王忠嗣一首词,人抄在这里。” 那递上来的竟是一张竹纸。 李林甫凝神看去,只见这竹纸比先前见的稍白了些,更薄,问道:“你这纸何处来的?” “回右相,道政坊里现买的,十二钱一大张。” “十二钱?” 李林甫点零头,这才落向那首词,眼中浮起些疑虑之色。暗忖薛白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