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9章 遮羞布 (第2/4页)
李季兰身后,李腾空正在与一名美妇说话,那美妇也真是有韵味…… “杨御史,杨御史。” 王客同接连唤了好几声,让杨齐宣回过神来。 “杨御史在看什么?” “麻烦精又来了。”杨齐宣喃喃道,心想有薛白在,事情一定比预想中复杂。 忽然,人群中响起了惊叹声。 杨齐宣回过头,只见李白还在泼墨挥洒,并未发生什么大事,也不知那些人在大惊小怪什么。 王客同则是看向李白写的诗,惊呼道:“这……” “怎么?” “杨御史你看。”王客同抬手一指。 杨齐宣好不容易才从他所指的方向看到几句不太对的诗。 “谗惑英主心,恩疏佞臣计。” “彷徨庭阙下,叹息光阴逝。” “未作仲宣诗,先流贾生涕。” “……” 任杨齐宣再无才学,也知道“谗惑”“佞臣”不是什么好词,不由大怒,喝道:“啖狗肠,你耍我?还不把他拉回去?!” 差役们遂上前拉李白。 李白已经写完了一首诗,此时诗兴上来,又写了下一首。 这些人过来拉他,他也不管,手中提着毛笔对着空中奋笔疾书,一边虚写,一边朗声高吟。 “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飞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与他前一首诗一样,这首诗开篇也是盛赞了天子的英明神武。 然而,笔锋一转,大逆不道之言再次倾泄而出。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 “够了!”王客同大吼道:“堵住他的嘴,堵住他的嘴!要寻死别在我华阴县署!” 旁人听不出李白这诗有多狂妄,他却一听就吓得魂飞魄散。 此诗表面说的是秦始皇,从雄才大略、功绩非凡,到穷奢极欲、欲令智昏的过程,实则说的是秦始皇吗?骂的是当今圣人啊! “给我堵住他的嘴!堵住!” 王客同发疯一般冲上前,亲自伸出手,死死摁住李白的嘴。 他看到李白还在笑,眼睛里有种慵懒却又狂放的喜悦,像是在讥嘲他这种摧眉折腰侍权贵的碌碌之人。 但不论如何,他总算把李白的这首破诗堵住了。 下一刻,又有人在吟诗。 “徐福载秦女,楼船几时回?” “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这几句是接着李白刚才吟的句子,讲秦始皇至死都没看到徐福回来,那样雄才大略的始皇帝,一再被方士所欺,只留下一堆寒冷的骨灰,就像是当今圣人没能在华山祈得长生。 西岳祠都被烧了,居然还有人敢讽刺圣人? 众人皆害怕,噤口不答。 李白则是错愕了一下,他这首诗后面正打算这般写,但却还未宣之于口,没想到竟有人能念出来。 他努力扭头瞥了一眼来人,眼中便有了笑意,心想世间诗才可与自己相比者,对方或算一个,可谓是心念相通了。 王客同继续捂着李白的嘴,同时也在转头看去,只见一个俊逸少年拨开人群,走了过来。 “何人放肆?” “薛白。” “给我拿……” 王客同话到一半,忽然意识到眼前这人是谁。 他当然听过薛白的名字。 于是,他转头看了杨齐宣一眼,令他惊讶的是,原本意气风发的杨御史正在发懵,像是没想好怎么做。 “圣人从不因言兴罪。”薛白道:“太白兄不过是题两首诗,请王县令将他放了。” “这不是题诗之事,是他纵火烧了西岳祠。” 薛白道:“可有证据?” “西岳祠失火之时,李白就在华山之上,他醉酒误烧了……” “当时我也在华山之上,与太白兄同游华山。如此说来,也可能是我烧的?” 杨齐宣听得大为讶异,深深看了薛白一眼,心念转动。 此事,若是怪罪到薛白身上,其实也是一个好主意。 “薛白!你不去海阳县上任,到华阴县做甚?” “我上任途中,遭安禄山派人追杀,暂避于此。” “胡言乱语。”杨齐宣摆出官威,道:“你嫌海阳偏远,逃避职责,恐与西岳祠失火一事有关,来人,拿下!” 这边差役才动,薛白身后的刁氏兄弟已经上前两步示威。 下一刻,却是李腾空站了出来,道:“薛郎、太白先生都是冤枉的,我知是何人所为,我们看到纵火者了。” 杨齐宣一惊,连忙止住她的话,道:“进堂再说。” 他已感到有些棘手了。 把西岳祠失火一事栽到薛白身上,确是一举两得的绝妙主意。但此事右相其实并不想追究,严令以最快的速度息事宁人。 这种时候薛白主动站出来,谁知他有哪些后手? 回到县署大堂的一路上,杨齐宣思来想去,没信心一下拿下薛白,最后招手道:“薛白,我有话问你。” “好。” 两人走到花厅,杨齐宣往各个门窗外看了一眼,抱怨道:“怎么哪里都有你?” “因为我看到了危机,从来不避着它们?” “别往自己脸上贴金了。”杨齐宣道:“是你烧了西岳祠,你死定了。” “我们都知道是谁烧的,不是吗?” 薛白一句话,杨齐宣惊愣一下,狐疑地看了他一眼,“你……” “你们若栽到我或李白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