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三二章 以夷制夷 (第1/2页)
第132章以夷制夷 过去一年,香江股价、房价、地价、汇率全线暴跌,大量资本外套,整个置地集团的市值已经跌的只剩下30亿港币左右,按照当前的汇率,还不到4亿美元。 而且香港的固定电话市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该安装的电话客户都已经安装完了,市场的成长空间已经很了,固定电话业务的投资价值也并不被人看好,香港电话的全部市值也只有几亿港币。 以英豪现在的财力,狠狠心,甚至都能够将置地集团整个收购掉,更不要置地所控股的香港电话。 要收购香港电话,资金不是问题,最关键的是要让怡和置地愿意卖给英豪,而不是别人。 历史上,置地确实是将持有的香港电话和香港电灯都出售了,其中香港电灯卖给了李半城,而接盘的香港电话则是另一家腐资电讯运营商,大东电报局。 大东电报局是腐国的老牌电讯运营商,成立于1872年,那还是在水线电报的时代。百多年来,大英电报局掌控了,大量腐国海外殖民地的通讯业务,已经跻身了世界500强的行粒 自从香江有了通讯服务,大东电报局就一直在经营相关业务,而到了70年代,大东电报局更是拿到了香江国际长途电话业务的独家经营牌照。 原本,香江电话和大东电报局,一个经营市话业务,一个经营国际长途业务。但到了1983年,大东收购了香江电话之后,将两家公司合并了起来,并在1987年重新在联交所上市,这就是后来的香港电讯,也就是电讯盈科的前身。 电讯盈科进行合并重组之时,适逢移动通讯业务开始快速爆发,而接着又是互联网通讯业务的迅速成长。电讯盈科凭借垄断经营,一举占据了香江通讯市场97%的市场份额。 这种垄断经营,一直持续到1995年。在即将香江回归前,港府却开始将一直垄断经营了百多年的固话通讯市场,进行资本开放,允许民营资本进入。 其目的何在?猜测纷纭,这里就不多了。其后才有了和记电讯等其他香江通讯服务商的入局。 再看香江电讯的cao作,1998年香江电讯的长话专营牌照被提前收回,代价是港府支付了67亿港币的补偿。 而2000年的时候,大东电报局开始盘抛售香江电讯的控股权,结局是超人击败了李家坡电讯,用120亿美元完成了这次蛇吞象的资本cao作,也就是后来的电讯盈科。 从这段历史上不难看出,在香江回归之前,香江的通讯也一直是被腐资把持的,他们不仅在这期间,赚取了大量的利润,最后还完成了高位套现的离场。 英豪现在介入的时间点,是1983年,移动通讯和互联网通讯的市场还没有出现,香江通讯产业的获利能力远没有那么夸张,想要收购需要的资本不算大。但最关键的是,要击败大英电报局这个竞争对手。 英豪公司运营良好,资金充裕,如果是通过市场行为,与大英电报局进行争夺的话,应该并不会太难。 唯一的难点,其实是在市场之外。腐国政客肯定是不愿意让华人资本染指通讯行业的,这就需要陈兵去借力,对腐国进行施压,不让腐国政客来玩猫腻。 此时内地还在与腐国进行回归的复杂谈判,想要借助内地来施压难度极大,而且容易把事情搞的更复杂。 历史上,香江的移动通讯业务,是从1983年就开始建设的,此时腐国的tAcS标准还没有建成,香江采用的标准,却是北欧的Nmt系统。 陈兵先到灯塔去与摩托罗拉进行密议,其实就是要借用灯塔的力量。 用在香江采用灯塔AmpS移动通讯标准为诱饵,引诱灯塔介入,给腐国政客压力,将对香江电话的并购争夺,压制在商业层面。 英豪虽然在几年间,已经成为香江排名靠前的大商业集团,但大部分的营收都在海外,与香江本地的商业集团来往并不密牵 即使是与香江华商,英豪此前也只是维持着一份客气,与腐资的财团,更是几乎没有高层的互动。这次陈兵想要收购香港电话,自然需要一个中间人来出面撮合。 这个中间人,最合适的人选自然就是汇丰的大班沈弼。沈弼在香江商界的地位不必多,而且现在怡和资金紧张,运营困难,而沈弼现在就是怡和最需要维护好关系的金主。 如果能够服沈弼帮忙,远比陈兵直接找上怡和门去,要容易成功的多。 回到香江的陈兵,只是略微休息了两,就向汇丰银行的大班沈弼发出了见面的邀请。沈弼接到陈兵的电话邀约,虽然有些意外,却也欣然答应见面。 自从去年陈兵与汇丰、渣打、花旗达成借款协议,英豪的资金结算,就被划分成了几个部分。 英豪在灯塔市场的收入,基本都是用花旗在进行结算;而欧洲和霓虹的收入,则转到了汇丰;至于东南亚的收入,则基本放在了渣打。 之前汇丰给英豪的长期贷款金额是4亿美元,这笔贷款给汇丰不仅带来了稳定的利息回报,也带来了英豪这个现金流极为良好的优质客户。 尤其是今年,赵平与霓虹的灯塔游戏厂商达成了全面的合作协议之后,来自霓虹的收入增长的异常迅猛。 作为汇丰大班的沈弼对这些银行账户的数据,自然是一清二楚,也被英豪这些数据背后,表现出的强劲获利能力,所深深震惊。 这一年多来,两饶私下交往并不多,实在是英豪的现金流太充裕,需要银行的服务非常的有限,也没有太多要求到沈弼的地方。 银行一向最喜欢的就是锦上添花,沈弼其实一直想要加强与英豪的合作,只是英豪的需求太少,让沈弼颇为郁闷,如今陈兵亲自邀约,沈弼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两人见面依然是在半岛酒店,甚至还是去年见面的那一张桌子。 这一次,再没有什么插曲了,陈兵虽然来这里不多,但精明的酒店经理,早就把他列入了重要服务对象之列,甚至要求所有的侍者都看过他的照片,记住他这张脸。 两人简单寒暄落座之后,沈弼主动挑起了话题“陈生,今年的灯塔电子展,你们英豪公司推出了这么多的新产品,可谓是抢尽了风头啊,也大涨了我们香江商界的脸面。” 这话也不算拍马屁,大部分的香江商人,都是在做本地生意,出了香江,有国际影响力的公司很少,甚至包括汇丰,此时也还不是国际性的大银校 “大班过奖了,我们英豪今年确实有成绩,不过要涨香江商界的脸面,却是愧不敢当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