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之低调发育_第一七九章 终于有牌面去挖人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七九章 终于有牌面去挖人了 (第2/4页)

的实质性内容却不是很多,也只能先把英豪的发家史重新扒了出来,炒炒冷饭。

    以前英豪在半导体领域,是没什么可见度的。连RcA都在半导体领域影响力日渐衰落,以RcA的技术为基础,刚刚进入半导体行业的英豪,根本没有受到业界的重视。

    过去两年,英豪的芯片产品,无论是电视机芯片、EpRom、还是Z80,大部分不是自用,就是在内地销售,进入国际市场的量其实一直不多。

    除了一些半导体设备厂商,找到英豪来推销过一些设备之外,过去两年,没有什么半导体大厂在关注英豪。

    这次英豪收购了INtEL的dRAm业务,并宣布了建设新厂的计划,俨然将一跃成为新的半导体头部玩家。

    但英豪仍然是一个产业新兵,虽然引起了那些大厂的关注,但后续英豪会有什么样的动作,其实那些大厂仍然是在进行观察。

    在很多饶眼中,英豪的业务线有些太杂了,又是一个典型的东方式的产业集团。

    这次英豪收购INtEL的dRAm产业,被很多业内人士理解为只是一种纵向的一体化,是在加强自身的供应链纵深,想要参与全球半导体产业的竞争,恐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但无论这些同业和媒体,对英豪后续的战略怎么猜测,大家也都开始把英豪的半导体业务,当成了不可忽视的头部玩家来看待了。

    灯塔和霓虹更加关注的是灯塔dRAm产业的衰落,而香江对这种行业竞争没什么兴趣关注,他们更关注的是英豪的胜利。

    香江一直长期处于被殖民的地位,香江的华人对于西方一直是羡慕与怨恨之情相参杂。

    对于一直作威作福的腐国人,香江人一边在轻蔑的私下称呼他们“鬼辣,一边又在以获得各种腐国封号为荣。

    但每一次,华商能够战胜“鬼辣,争取到一定的华语权,都会被香江媒体大肆报道,以发泄长期被剥削压制,积累起的不满情绪。

    去年,英豪成功收购的香江电话,就享受了一次这种待遇。这一次,英豪的并购发生在灯塔,并不是战胜了腐国势力,但受到的媒体吹捧却比上一次还要热烈。

    灯塔可是西方阵营的龙头老大,比占据了香江的腐国地位还要高出许多。

    而英豪这次收购的,又是灯塔科技龙头的核心业务,对于很多香江人来,很容易就产生出与有荣焉的情感共鸣。

    英豪这一次的成功收购,对香江华人人心士气的提振作用,几乎快赶上,华人在体育界获得世界冠军了。

    以包船王为首的一群香江富豪,纷纷专程打了越洋电话过来,就是对英豪的成功,表示一下祝贺。

    从这个角度上,英豪凭借这一次成功的收购,在香江一举超越了那些老牌的富豪,成为了很多人心中的慰藉支柱。

    也是从这一刻起,英豪在香江的形象被真正的树立了起来,成为香江人一致认可的标杆性企业,而能够在英豪工作的员工,走到哪里,都会感受到那种由衷的钦佩。

    “犀利”这个词,直接就成为了这些员工,在亲朋好友中,最常听到的夸赞之语。

    而英豪的品牌,也被这一次的收购动作,擦的油光锃亮熠熠生辉,毫无任何争议的,一跃成为了香江人衷心认可的第一品牌。

    对于业界的关注和媒体的报道,陈兵也只是短暂的关注了一下,并没有完全的放在心上,而是很快把精力转向了真正重要的工作,那就是抢夺人才。

    虽然历史上,内地半导体产业长期落后,但其实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活跃的华人数量却非常多。

    只不过80、90年代,内地根本没有发展半导体产业的基础和环境,这些华人半导体专家,大部分活跃于灯塔和对岸,直到新世纪之后,才开始陆续回到内地发展。

    不过这一世有了陈兵,创立了英豪,已经完全改变了华人半导体产业的历史,自然要提前将这些华人半导体专家,吸引过来,早点形成更大的合力。

    是抢人才,其实重点不是与那些西方的大厂进行争夺,而是与对岸。

    对岸70年代已经开始羚子行业的起步,80、90年代更是处于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而随着内地改开,对岸的电子业者在进入内地之时,已经具有了非常明显的先发优势。

    公平的,对岸电子产业大规模进入内地,其实对内地电子产业发展,起到过非常巨大的作用。

    正是这些对岸企业,带来的资本、技术、管理和市场渠道,极大的加速了内地电子产业的发展。

    甚至可以,内地电子产业供应链的真正建立,是从这些对岸厂商大规模投资内地才开始的。

    东莞、昆山等几个对岸电子产业大规模聚集的城市,也同样在这个浪潮中,取得了大量的发展红利。

    但等到新世纪后,本土的各路电子产业开始崛起,与这些对岸的电子企业之间,关系就复杂了起来。

    在总体合作的大背景下,局部的竞争也明显的尖锐和激烈起来。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台积电打压中芯,可谓是不遗余力。

    这种商业上的利益争夺,陈兵理性上是能够理解的,资本的逐利性异化了企业家的行为嘛。

    虽然感情上,陈兵身为内陆人自然是站在内地企业一边的,但也不会有太多的不满。

    的直接一点,以英豪现在的发展势头,二三十年之后,与内地后起的电子产业,也少不了在市场上的商业竞争。

    不过,前世历史上,灯塔与内地的科技冲突明面化之后,不少对岸企业为了保住自身的利益,归顺疗塔一侧,为灯塔摇旗呐喊,甚至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