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事无巨细 (第2/2页)
“那也不一定。陛下又没有明言,你怎么知道讲武堂不招女生?” 史慧玉忽然有了兴趣,反而觉得可能。 “你说的没错。陛下最是喜欢年轻人,离经叛道的事情,他做得出来!” 田义迫不及待地点点头,生怕两个少女,尤其是魏思思失望。 他看了看魏思思和史慧玉,迟疑道: “即便是陛下要招收女学员,你们要是什么都不会,恐怕也考不进去。” “那怎么办?田将军,你肯定能帮我们吧?” 魏思思喜笑颜开,随即哀求起田义来。 “玉津园七天一休沐,你们可以过来练习骑马射箭。到时候找我就是。” 魏思思可怜兮兮的样子,田义心头发慌,来不及思考就开口答应。 热情漂亮的女孩子,总是让人难以拒绝。 “陛下为什么不在这里啊?” 史慧玉东张西望,幽幽一声低叹,眼神里的失望藏也藏不住。 田义诧异地看了一眼史慧玉。这个千娇百媚的美人,对皇帝怎么有那么大的好奇心? 御书房中,赵竑在纸上画了两个“U”型尖角的盾牌,其中一个上面都是“爱国牺牲”四个字,这是金陵讲武堂的校训,下面周围是长剑和谷穗,中间是一个圆形,里面写着一个龙字。 当然,到时候会绣一个金龙在里面。 盾牌代替保卫国家,长剑和谷穗分别代表保护和平的武力,以及千千万万的大宋百姓。 至于中间的金龙,毫无疑问是代表大宋朝廷。 这是金陵讲武堂的校徽,主体颜色是大宋朝廷传统的红色。 大宋水师学堂的校徽和金陵讲武堂的基本一样,只不过谷穗换成了水波而已。
“校旗吗……” 赵竑思考片刻,还是决定像后世一样,采用长方形的旗帜,旗子左侧写有“大宋金陵讲武堂”、以及“大宋水师学堂”,旗子中间还是金龙。 至于主体颜色,当然和校徽一样,还是大宋朝廷传统的红色。 放下铅笔,赵竑的思维回到了校歌上,不由得踌躇不决。 什么样的歌曲,才能体现这个时代的特色? 那首“万里长城永不倒”,以及“男儿当自强”,到底能不能上台面? “陛下,教坊司的官员来了,让陛下去听一下……校歌。” 董宋臣进来禀报,赵竑不由得精神一振。 刚好去听听,看看效果到底怎么样? 看到赵竑急急忙忙的样子,董宋臣轻轻摇了摇头。 这些奇技yin巧的小事,赵竑事无巨细,是不是太不务正业了些? 殿中一大群乐工乐户正在等待,琵琶、古琴、笛子、二胡等等,各种乐器眼花缭乱。 不过,二胡独奏占了一段,赵竑喜欢那种心酸悲愤又不屈的感觉。 “……开口叫吧 高声叫吧 这里是全国皆兵 历来强盗要侵入 最终必送命 万里长城永不倒 千里黄河水滔滔 江山秀丽 …………” “停!” 赵竑皱着眉头叫停了乐人们的演唱。 曲奏是差不多了,但这首后世影视剧《大侠霍元甲》的主题曲慷慨豪迈,用南宋官方的吴侬软语唱出来,怎么听都觉得不对。 可惜,宋室南渡百年,已经没有几个人会说中原话了。 不过,听说岭南语和中原话接近,这也算是不谋而合。 “你们里面,有岭南人吗?” 赵竑直接问了起来,立刻有乐人应声。 “你来唱一下!” 赵竑立刻兴奋了起来。 果然,岭南语唱出来,其中的意味马上出来。 “好,就是它了!” 长城、黄河都在北方,用“万里长城永不倒”做校歌,意味深长,不言而喻。 一不小心,自己成了岭南语,或者故国语言的推广者。 “陛下,那水师学堂的校歌,还是万里长城吗?” 教坊司的许置使上来,恭恭敬敬问道。 说到新皇,诗词海内大家,就连这作词作曲也是一流。 “当然……不!” 赵竑摇摇手指,吩咐了下去。 “那首《男儿当自强》,似乎更为合适。还是岭南语!” 红日大海的景象,一瞬间在他眼前浮现。 许置使连连点头,赶紧下去,指挥着乐人们,立刻奏唱了起来。 “傲气面对万重浪 热血像那红日光 胆似铁打骨如精钢 胸襟百千丈………… 让海天为我聚能量 去开天辟地 为我理想去闯 看碧波高壮 又看…………” 鼓声敲打人心,琵琶铿锵有力,岭南语唱来,让赵竑心旌摇曳,一时恍然,似乎回到了高中时代。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就连每一种语言,都有它独特的魅力。 希望这样的文化生生不息,一直流传下去,永远都不要中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