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_第二百七十三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三章 (第2/3页)

/br>
    此时的马文升,顿感难堪。

    谢迁似乎是在指着鼻子骂他呢。

    弘治中兴,弘治三君子,圣子在朝,众正盈朝,好一番盛世之相。

    既是盛世,无非便是文治武功,是大明朝廷的成绩,也是明君圣主、贤臣的标准。

    当然,其中也定然有可为之一书,且作为标志的文治武功实例。

    文则,使国泰民泰,朝廷岁入多增,再哺育民事。其中,前任户部尚书叶淇便是其中代表,废开中法,改输边为纳银,年入每岁皆呈增长之势。

    当然,也有府库增加,地方税赋转运好转,百姓皆有受惠等等……

    而武功……

    皇帝朱佑樘登基之后,朝廷在武功军事方面鲜有大动作,除了边关防守和西南局部的顽疾之外,唯一值得一书的,便是哈密一战。

    也可是陛下登基以来最主动的军事动作,其中马文升作为兵部尚书运筹帷幄,可谓功不可没。

    此一事也成了之前朝廷标榜弘治中兴最大武功实例,马文升也是凭此一事,坐稳了尚书之职。坐稳了君子之称。成为朝中名臣功臣的典范。

    可如今倒好,作为标志的哈密又乱了,且在朝廷又有动作之下,依然乱了又乱,岂不丢了朝廷颜面,打大明朝廷所有官员乃至陛下的脸。

    这还是在月余之前,御前君臣有所奏对之后且已是有所安排之下的结果,怎不叫人难堪。

    马文升难堪也气怒,但一时真不知该如何回话。

    而就在此时,值房之外来人了,内阁属官方禀报之后,人已是来到了值房廊下。

    来人一见满屋子的人,稍一愣,脸上浮起一抹思索,不过,转瞬即逝,便道:“陛下有旨,乾清宫召见。刘学士,谢学士,马尚书,三位正好都在,也省的咱家跑一趟了,赶紧的吧,莫让陛下等急了!”

    传话很干脆,人立于值房之外,也不打算进去,传完话之后转身便走。

    刘健已是起身,见着来人要离开,上前两步便喊道:“李公公,请留步!”

    那人回过身来,略显苍老的一张脸上满是皱纹,但偏倒有几分慈和之相。面对刘健和诸位大臣,既不拿腔作势,也未有丝毫谦卑之色。

    此人不是旁人,正是司礼监秉笔太监李荣。

    如今在内宫的几位大太监,无非是已日落西山的司设监太监李广,司礼监掌印王岳,以及同为秉笔的箫敬和陈准,以及掌东厂的范亨。

    这几位除李广藏于内宫,王岳隐于幕后外,余者便是如今颇为活跃的大太监了。

    这些人也分别执掌着内宫中最为重要的司监衙门。

    而李荣,其实也是执掌着极为重要的衙门之一——御马监。

    可作为三朝内宫老臣,曾几度任过司礼监掌印的李荣,如今依然执掌着极为重要的御马监的大太监,反而极为低调。

    御马监掌军也掌内库财货,不可谓不重,然,兵权被御马监提督执掌,便是新晋的提督太监何鼎,也看似比李荣更有威势。

    而内库,早就在弘治五年那一案之后,被司设监李广收到了囊中,而李广渐显失势之后,陈准又是接上,李荣好似全然不争不抢一般,可谓低调至极。

    以致于,刚入内宫的宦官们,甚至朝廷里不少官员,甚至都不知道,内宫中还有一个这般本该有权势的大太监存在。

    可刘健可非那等人啊,他对李荣可谓了解颇深呢。

    景泰年便入宫,成化年就任司礼监掌印太监,曾被先帝赐过玉带蟒衣的大太监,是那位名噪下的汪直太监,一直都喊哥哥的人。

    且更关键的是,今日陛下让李荣来传旨,让刘健多想了很多。

    “刘学士,可是有事?”

    刘健未拿架子,上前抱了抱拳,李荣更是和善非常,也是还礼问道。

    “今日怎会劳烦李公公亲自传旨,不知陛下那边……”

    面对刘健询问,李荣淡淡的笑了笑。

    一张满是褶子的老脸,稍有笑意之后,更显然皱纹密布,连眼睛好似都睁不开一般,更让人无法看到起丝毫眼神。

    “刘学士,咱家是伺候陛下的人,能替陛下跑腿传话,可是顶顶的荣幸之事呢。可不敢言‘亲自’二字!”

    刘健抱拳道:“李公公,老夫多言!不过,也确实是心有意外,李公公好似有些日子……”

    李荣点零头,轻叹道:“唉,陛下勤勉,咱家这些伺候陛下的人,又怎敢有丝毫懈怠。各司其职,各尽其事,可不能让陛下再为咱家这些奴婢cao心了。”

    好似话里有话啊。

    刘健心中一紧,此时马文升也跟了上来,向李荣抱了抱拳,插话道:“茂春兄,马某还请不吝指教,陛下听闻哈密之事后,可有话示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