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一十四章 瓶颈 (第1/3页)
第714章瓶颈 回到宗门后,墨画又将顾师傅的话,琢磨了一下。 不考虑修道产业的细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阵媒既是灵器,灵器也是阵媒。 随着他自己修为越高,神识越强,对阵法的领悟越深,以“地”为媒,画地为阵的手段越发纯熟。 对一般“阵媒”的依赖性,并不是那么高。 灵器这种东西,有就用,没有也无所谓。 墨画也不是特别依赖。 但如果想将阵法,推而广之,或者将阵法的功能,发挥到极致,就不得不考虑阵法与外物“媒介”的适配。 这个范围就很广了。 既包括普通阵媒,也包括制式灵器,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定制灵器。 墨画又想起了小渔村。 墨画目光澄澈,道心豁然通明。 自己出身微末,一路走来得了这么多机缘,领悟了这么多阵法,自然也应该秉承天道意志,以一身所学,造福天地苍生。 墨画有点无奈。 技艺迭代了,但却用来剥削了。 是修行的道,也是阵法的道。 修士体悟天道,造福万生。 墨画已经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灵力,已经渐趋饱和,达到了一个中境界的瓶颈期。 大道必须亲身践行。 这是自己目前所领悟的“道”。 但这些修道技艺,真正能用在这些底层修士身上的,不足十之一二。 但这也只是他隐约之中的一丝明悟,是不是真的如此,还需要自己身体力行地验证下。 只有亲自践行自己悟出来的“道”,才能知道自己的“道”,究竟是不是对的。 而神识卡住了,他的修为却明显进步了。 这样一步步走下去,不断感悟,不断践行,最终才能问鼎真正的长生大道。 明明修界已经繁衍两万多年了,炼器和阵法的技艺,都已然十分成熟。 不光小渔村,通仙城,南岳城,以及墨画云游之时,一路上见到的各个仙城的底层境况,大抵如此。 墨画的神识,没一丁点增长。 因此这些阵图草案,都只能停留在设想的层面,没机会小试身手。 修界发展了,但传承被垄断了。 来日方长,薅天道羊毛的事,不急于一时。 这次灵幕,比炼气时更凝练。 经天门xue时,灵力游丝便宛若织线,向墨画识海内渗入,最终在识海内,编织成一道灵幕。 小渔村的渔修生活困苦,度日艰难,所用的渔船,渔网,鱼叉等用具,炼制工艺都十分粗糙,阵法更不用说了。 只悟道,但不行道,那和没悟一样。 因为天道法则,横亘在他的识海中,不停地“扣税”,将他的神识境界,压在十八纹之下,以免他的神念,无止境地增长,突破某种极限。 炼气境时,灵幕宛若水雾,此时的灵幕,就宛若水帘。 墨画做了很多阵图草案,只可惜暂时出不了乾学州界,他也要专心学阵法。 又过了数日,一日清晨,墨画打坐修炼,忽而气海一颤,异象骤生。 墨画有点遗憾。 阵法是天道的显现。 此后他一有空,便开始在心中,考虑阵法与阵媒适配的问题。 天空浩渺,包罗万物,繁衍万生,无穷无尽,自强不息。 这也是师父教给自己的。 考虑如何将阵法,广泛地应用于制式灵器,以及如何通过定制灵器,最大程度地发挥阵法的威力…… 墨画神情复杂,心有所感。 和当初一样,气海饱和,灵力突然化作水银一般的游丝,自经脉溢出,从络脉游走,向头顶百会xue汇聚。 有空的时候,他也研究过识海中的这道裂隙法则,但这种东西太过深奥,墨画见所未见,短时间内,也研究不出什么来,只能姑且听之任之。 对了就坚持,错了就改正。 墨画抬头看天。 而时光一点点流逝,转眼又过去几个月。 冥冥之中,墨画觉得,这也应该是“长生”的道。 而灵幕之中,阵纹流转。 这些阵纹,皆是二品,微光盈盈,纷繁复杂,组成一大片谜阵。 这一套流程,墨画很熟悉。 就是普通的天衍诀生成“谜阵”瓶颈的过程。 但不同的是,墨画发现,这次识海中的灵力,呈现淡淡银白色,就像真正的银汞一样。 这是神念质变的表现。 墨画记得黄山君说过,象征着神阶的神髓的颜色,便以银色为始。 墨画微微松了口气,有些庆幸。 自己猜得没错,到了筑基境界,突破天衍诀的瓶颈,不仅需要神识的境界作为基础,需要阵法的造诣作为手段,还需要神念的阶位,作为资格。 面前的谜阵,完全由银色神髓般的念力凝结而成,宛如流银泻地,光彩炫目而内蕴神妙。 神阶不够,根本没资格解谜阵。 阵法造诣不高,解不开谜阵。 神识境界不足,怕是遇到这瓶颈的能力都没有。 种种要求,实在有些匪夷所思。 墨画忍不住叹气: “我到底学了一门什么功法啊……” 这门功法的要求太过苛刻,根本不像是给人学的。 但似乎,又不可能是给“神”学的。 神明秉道而生,生而知之,墨画没听说,神明还要学功法的。 那这门功法……到底是给什么东西学的? 墨画皱眉。 妖?魔? 墨画怎么想,都觉得不可能,索性便放弃了。 “罢了,反正都上了贼船了,改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