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援兵 (第1/2页)
赵楷看着斥候手中的两道金牌,总感觉历史在重现。当然,从第一次是口谕,第二次变成了手谕,也看出来了赵佶口气的加重 “本王知道了。” 赵楷轻声说道。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现在的情况,赵楷很显然是不能听从赵佶的命令的。 宋朝的时候,之所以经常打败仗,一方面原因是军队人员的战斗力不行,还有另外一方面原因就是宋朝打仗最喜欢用阵图。 这个传统还是在宋太宗赵光义之后存在的。 因为皇位的来路不正,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始,便对兵权有些忌惮,杯酒释兵权以后,将自己所有的将军都解甲归田,成了富家翁。 而宋太宗赵光义从自己的哥哥手中窃取了皇位,更是担心皇权受到影响,于是将兵权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在宋朝,兵部其实已经没有了实际的权力。 枢密院有调兵之权,却不掌管军队;三衙掌管军队,却无调兵之权。 每当遇有战事,由皇帝任命率臣领兵出征,从而实现了发兵之权”与“握兵之重”的分离。 而赵光义最为扯淡的是还在每次出战之前,弄一个所谓的阵图。 战场的形势是什么样子的,对手的排兵布阵是什么情况的都一概不知的情况下,出征之前,就已经确定好了阵图。 这样的战斗,这样的一支军队,想要胜利,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赵楷作为皇子,自然是不会搭理这种奇葩的规定,所以他依旧我行我素。 斥候在旁边看到赵楷丝毫没有撤兵的意思,在旁边劝说道: “殿下,官家的意思是,让你马上撤兵。” 赵楷斜了一眼这个斥候,说道: “现在撤兵,金军会立马追上来,牢牢咬住咱们,难道你认为咱们这些人能够跑得过金军吗?” 一句话,把这个斥候堵的哑口无言。 自己还能说些什么啊。 “放心,出了事情,本王自然会一力承担,跟你没有任何的关系。” 斥候赶忙说道: “殿下恕罪。” 赵楷没有再说话,现在金军上岸的人数越来越多,胜利的天平已经渐渐地倾斜向了完颜宗弼这一边。 赵楷转头望向旁边的斥候,说道: “速去打探,杨再兴的部队,还有多长时间能到。” 斥候知道事态紧急,正准备策马离开,调转马头以后,就发现远处尘土飞扬,一些小黑点出现在了自己的视线里面。 他立刻情绪激动的说道: “殿下,杨将军他们来了。” 赵楷回头,发现了那变的越来越大的黑影。 长长的队伍在跑步行进,扬起了漫天的灰尘。 赵楷见状,信心大震,冲着众人喊道: “兄弟们,坚持住,咱们的援军到了。” 宋军这边闻言,立刻士气大振,交战到了这个时候,士气可是非常重要的。 完颜宗弼自然也是注意到了现在这个情况,他立刻推促道: “传令下去,让大军尽快渡河。” 但是这个消息传下去以后,很快有人过来对完颜宗弼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