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求订阅) (第3/3页)
/br> 可现在。 江宁不但突破了1000万,而且现在还奔到了6000万上去了。
这不。 江宁破6000万粉丝,亦是成为了快抖里面一件大事。 不少主播,不少媒介,他们还特别报导了这一事,蹭了一波流量。 不过。 就在江宁感叹之间。 一众网友看到江宁上线了,却是纷纷给江宁发了私信。 “江宁老师,都上线了,赶紧开直播。” “对啊,江宁老师,还偷偷上线不告诉我们,都上线了,与我们聊会呗。” “江宁老师,6000万粉丝都破了,7000万还会远吗?” 看到这一些私信,江宁有一些尴尬。 这快抖,真应该推出一个隐身的功能啊。 要不然。 偶尔上线刷个视频,都被别人给发现了。 还好快抖有屏蔽浏览记录的功能。 要是让人发现自己刷的都是一些美女啥的视频,那乐子就大了。 江宁心想着。 以后要搞个小号,不然被发现了真不太好。 不过现在被发现了,江宁只好打开了直播:“好啦好啦,别闹了,开播了开播了。” “哇,江宁老师,您果然在线啊。” “都被你们发现了,我能怎么办?” “哈哈哈,既然如此,继续啊。” “继续啥?” “讲大唐诗人啊。” “昨天讲了刘禹锡,还有吗?” “有是有,不过今天没有准备。” “就要你没有准备,准备那就太俗套了,还是喜欢你想到哪里讲到哪里。” “那行。” 这也是江宁喜欢的一种方式:“那我们继续讲,这一次讲谁呢,讲一位刘禹锡的好基友。” “刘禹锡还有好基友?” “当然有。” 江宁点头:“古代其实有很多的诗人是相互认识的,甚至有很深厚的友情,这就像我们一样。这一些诗人虽然是历史人物,但却并不是孤独一个人存在的,他们的人生是相互交织在一起。比如王维与孟浩然,王维与贺之章,王维与李白,李白他的小迷弟杜甫……他们都认识。又比如,现在的刘禹锡与柳宗元。” “柳宗元,好像这人也是二王八司马事件当中的一位。” “对。” 江宁点头:“这位柳宗元与刘禹锡一样,也参与了改革,同样也被贬为了司马。” “江宁老师,那柳宗元也写诗吗?” “柳宗元写得诗比较少,我只记得他写的一首《江雪》。” “能讲讲这一首诗吗?” “讲是可以讲,不过,现在讲的话,大家对于柳宗元不太了解,可能不是特别能够理解这一首诗的意思。所以,要讲这一首诗,还得先从柳宗元的生平开始说起。” 江宁整理了一下语言,说道:“柳宗元与刘禹锡是同科的进士,所以他们很早的时候就认识了。因为他们志向都很远大,同时年龄又差不多,一时两人结成了很深的友谊。后来,两人都参与了改革。但改革只有一百多天,他就失败了。随即,柳宗元与刘禹锡一样,也被贬到了地方。” “虽然被贬到地方期间,但柳宗元却十分关心百姓的疾苦。此时大唐已经不再是盛唐,进入到了中唐。与盛唐不一样,经过安史之乱,中唐时期整个社会一系列的矛盾开始不断的爆发出来,一众老百姓过得也不是特别好。一次,他在永州碰到了一个捕蛇的人。” “据说,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异的蛇,它黑色的质地白色的花纹;这种蛇碰到的草木全都干枯而死;如果蛇咬了人,没有能够抵挡蛇毒的办法。然而捉到后把它晾干用来做成药饵,可以用来治愈麻疯、手脚拳曲、脖肿、恶疮,去除坏死的肌rou,杀死人体内的寄生虫。起初,太医用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这种蛇两次,招募有能力捕捉这种蛇的人,抵他的赋税。永州的人都争着去做捕蛇这件事。” “可是,柳宗元碰到的这位捕蛇的人却说,他家祖上三代都在捕蛇。但因为捕蛇这件事十分的危险,只要一被咬到,就可能死掉。也因此,他的祖父以及父亲都因为捕蛇,最后死在了蛇毒之下。而他捕蛇已经有十二年,也好几次险些丧命于蛇毒当中。柳宗元听到之后就很同情他说,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以和当地的官差商量一下,恢复你的税赋,以后你就不要去捕蛇了,也就不要再冒生命危险。可这位捕蛇者一听,连忙说,司马大人,您如果想帮我,那就应该让我继续捕蛇,而不是让我不要捕蛇。” 这个故事。 来自于柳宗元的经典散文,捕蛇者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