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上官求援 (第3/3页)
了。 不过此策行不通,但父亲定下的战略,却还是要继续下去的。
因此上官广白换了副态度道:“陆大哥,想来你也清楚,我父亲要是败退,整个洞庭郡都将陷于敌手。 陆大哥你居于洞庭郡之中,隔绝南北苗人,五毒教早就深恨之。到时其等得势,又岂会轻易放过与你? 届时数十万大军南下,大哥凭何阻挡? 所以我父亲与陆大哥,实乃唇亡齿寒,互相依存,谁也离不了谁的。” 然而对于这套说辞,陆渊并不买账,只澹澹笑道:“若武成侯真的引兵败退,大不了我也跟着撤就是了。庐阳府距离豫章郡不远,赶个几天路,就能撤到豫章郡了。 到时我把这边让出来,那些周人还能追过来不成? 就算真的追过来,他们是更愿意追武成侯的朝廷主力,还是追我这一只小小的偏军?” 上官广白闻言,顿时一滞。 陆渊说的很有道理,周兵渡河南下,那是奔着灭国而来的。 他们不可能放着朝廷主力大军不追,转而分出精力,来找陆渊这个一直摸鱼的偏军麻烦。 而到时周人都已经渡河了,朝廷想要应付这场灭国之危,都要用尽精力了,自然也没余力来找陆渊麻烦。 甚至反过来,还要来安抚他这位手握重兵的地方诸侯,免得他带人直接投靠周人。 毕竟一位先天宗师,还是带着数万兵马的先天宗师,有着这等实力,就算是周国,也会给个不错的待遇的。 至少不会比李雄和五毒教差。 所以这么思考一下,陆渊退路确实很大。 眼前对于上官明的危机,对于朝廷的危机,对于他来说,还真不一定就是生死存亡的危机了。 见这最后的手段,也起不了作用,上官广白也是彻底没了办法。 看着一点都不讲情面的陆渊,他只得苦笑道:“若大哥真如此做,我也无可奈何了。只是大哥到底也是我越人,难道就真的想看到那些被人灭我南人吗? 我此来并无恶意,只是想挽救国难。 我越国国祚维持着,想来对于陆大哥,也是个好事吧?” 陆渊看了上官广白一眼,见他总算不跟自己打马虎眼了,这才说道:“身为越国之人,我自然是不想看到越国灭亡。只不过上下嘴皮一动,武成侯就想让我出兵,未免也太过份了些。 须知我麾下兵马,可都是我自己花钱养着的。而我与苗人作战,也是要冒着风险的。 兵凶战危,一个不慎,就会丢掉性命。 所以让我出兵可以,我也能体贴国家艰难,但该给的一些补偿,该给的一些援助,总是要给的吧? 总不能让人一腔热血,毫无所求的就为朝廷卖命吧?” 这言下之意,让我出兵,可以,但得给钱。 毕竟大越是你们六姓七族的大越,朝廷也是你们这些世家的朝廷。 陆渊又不是既得利益者,凭什么让他自带干粮的,去给这些世家卖命。 这是该有多贱,才能做错的事情? 而上官广白见陆渊终于松口,大喜之下,当即道:“陆大哥想要何物,尽管说,只要能做到,朝廷必不推脱。” 陆渊道:“首先是军饷。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朝廷总得给些开拔费的吧。一百万两银子,送到我这边来,我便可出征。 还有,将士们为朝廷征战,给朝廷卖命,这今后的军饷,朝廷是不是也得负担? 我六万将士,一月三十万两响银,这也得有朝廷给,不能拖欠。 此可否做到?” 养兵就是在烧钱,陆渊对此点,可以说是体会极深了。 一个月三十万两银子的开支,几乎快将他的腰包给掏空了。 眼下正要支撑不住了,上官明却找上了门来,那自然要趁机将这个压力,转嫁到朝廷上。 原先那六万兵马,属于陆渊的私军,没法子和借口找朝廷要钱。 但此时,他帮朝廷打仗,朝廷总不能不给钱吧? 果然,在听到这个条件之后,上官广白犹豫了下,还是点点头道:“可以。一百万两银子的军饷,稍后便可送来。今后陆大哥麾下兵马,朝廷也可拨给月响。” 现如今随着平蜀大军的惨败,朝廷折损了将近十万兵马。而没了这些兵,朝中财政自然有了盈余。 从这些盈余中,拨出一部分给陆渊所不当做军饷,并非是什么难事。 也就是朝廷花钱给人养兵,稍稍有点让人难受罢了。 但眼下国家危亡,只要能打退周兵,也顾不得什么了。 先应付眼前难关再说。 听到自己条件被答应了,陆渊脸上顿时露出笑容。 困扰他的财政危机,总算找到了解决办法,心情自然颇为不错。 于是趁着兴致,他提出了第二个条件:“我将五毒教引领走,其教圣女很可能会随之而来。可我军中并无先天宗师,若在战阵之上,碰到蓝彩儿,难免会吃大亏。 所以要我出兵,朝廷还得给我派来一位先天宗师坐镇,用来抗衡蓝彩儿才行。 此是否可以做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