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二章 三年之约 (万字更,求月票!) (第2/5页)
筷子用一次就扔,心疼坏了,就让在大唐酒楼分楼当服务员的小当,每天带回一把来,洗干净晾晒了备用。 然后她玩儿了把大的,靠这些筷子,成功的把棒梗酒席的成本拉高了七八倍…… 只是原本完美无瑕的计谋,却让赵金月那个sao娘们儿的破嘴给坏了功,把实情告诉了众人。 街坊们听说这是从垃圾桶里捡回来的筷子,差点没把贾张氏给活劈了! 不过贾张氏也不在乎,反正棒梗结婚的喜酒办完了,她以后也不准备参加别人家的喜宴了,再去就只送祝福,爱咋咋地! 就是没能和李源照个面,心里觉得有些怪可惜的,一年才回来一回…… 唉,那个没良心的,也不知道进屋来看看…… 贾张氏如是想到,她还给他做了双鞋呢,这回可不带什么功利色彩,就是觉得筷子不能白拿…… 瞧这人性! 贾张氏被自己感动坏了…… …… 北新仓五号院。 秦大雪来过这里,再过来看,好奇道:“让谁在打扫这里,居然还挺干净,院子里连根杂草都没有。” 李源笑道:“大唐酒楼的总管,蔡全无。那个老哥,人不错。” 秦大雪笑道:“你倒会安排人。” 她在大唐酒楼请过几次客,见过蔡全无,是个忠厚老实人。 等小九仔仔细细的转了一圈后,她问李源道:“爸爸,妈咪和大哥以后还会回来住么?” 李源摇头道:“不会,他们不喜欢这里,太伤感了。” 小九俏皮一笑,道:“那回去后我问妈咪要这里,我挺喜欢这座小院的,以后我会常住这里。” 李源讶然的看着闺女,秦大雪却高兴坏了,搂住女儿道:“对!要回来,和mama一起!” 小九嘻嘻笑道:“mama以后可能要住海子里,我住这边,可以时常去看您。” 秦大雪不强求,笑道:“只要在这就行!mama也能时常来看你!” 李源道:“那应该去住王府那边啊。” 小九摇头笑道:“那里适合咱们家族大聚会。” 秦大雪看着女儿都有些心忧,这女儿成熟懂事的有些过分了…… 不过,有自家男人这样的父亲,也不是不能理解…… 还有半天时间,明天就要回港岛了。 秦大雪问女儿道:“还想去哪玩儿?不去故宫看看么?” 小九摇了摇头,道:“觉得那里不舒服。” 李源锁好门后,回身笑道:“老人家南征北战,打下万里江山,但他一生都没进过紫禁城,只在故宫墙上绕了三次,听说,也是看里面不舒服。” 秦大雪没好气道:“别胡说!老人家是说:那里以前是皇上住的地方,我去那里不合适。” 李源和小九对视一笑,这幅默契的模样,气的秦大雪去捶李源。 明明是她生的,如今倒好像她成局外人了。 李源忙道:“我知道有个好去处,咱们一起去逛逛!” …… 颐和园招待所。 《红楼梦》学习班还在进行着……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啊啊啊……” 看着一屋子的莺莺燕燕,在哼唱这样一曲动人歌曲,有的明显还唱动了情,就可知歌声中的缠绵,秦大雪满眼无语的看着身边这个老六。 几个意思,想找年轻的了是吗? 李源自己都乐的不行,也不在意导演王福林制片任达惠就在旁边,对秦大雪诚恳道:“弱水三千,我只取四瓢。” “噗!” 九儿被这个老豆逗乐了。 秦大雪白了李源一眼后,问道:“来这看什么?” 李源笑道:“还有仨月才过年,让十八媳妇先过来实习,跟组学习一下。我跟你保证,这部电视剧,将会是中国影视史上的一座丰碑。开拍电视剧前,先开两三年学习班。这种用心程度,之前没有过,之后也不可能再有。” 秦大雪忽然好笑道:“我想起来了,他们这个剧组是在外面修的荣国府吧?白家那位还专门请了治国吃饭,希望把荣国府和宁荣街的修建放在他那边。” 李源面色有些古怪,都没去问后来怎么样,岔开话题道:“你猜猜看,这里面这些姑娘以后会怎么样。” 秦大雪纳闷道:“这怎么猜?” 李源笑了笑,道:“电影、电视的拍摄,有一种说法叫入戏,就是把戏当成真的了。但一般的电视剧、电影拍摄,通常不过几个月时间。在港岛,半个月拍一部电影都有可能。电视剧更是边播边拍,收视率不行就腰斩,收视率好就多拍一些,那边是生意,所以入戏的情况不算严重。可这部电视剧,光准备就是二三年,再拍上二三年,她们将来多半要活成红楼梦中人。人生估计都难逃红楼梦中人的影子。” 别说演员了,光是给黛玉配音的演员张海玲,都花了半年的时间才走出来。 而红楼演员们就更惨了…… 黛玉四十岁出头就病逝,宝钗去了冰天雪地的加拿大,金簪雪里埋。 凤姐一生无子,欧阳奋强中年丧子,晴雯起初幸福,之后命运凄惨,背负巨债,马广儒酗酒而死…… 也不知是不是玄学,反正怪的很。 这番话秦大雪听来有些惋惜,王福林和任达惠却吓了一跳。 上层人物就是这样的吗? 他们电视剧刚才拍了个剧头,黄山飞来石,正去苏州拍葫芦庙…… 林黛玉进荣国府都要等到明年了,连正经剧集还没开始,就把未来的演员命运都定下了? 王福林道:“李先生,如果是要以这些演员将来步红楼梦中人的下场为代价,那这部戏不拍也罢。” 李源侧目,王福林不闪不避的看着李源,道:“李先生,您说的我心里惶恐不安。更重要的是,我觉得您说的有道理。拿陈小旭来说,她一如林黛玉一般伶牙俐齿,爱给人起外号。红楼梦里她给刘姥姥起外号,叫母蝗虫。在戏外,她给我起外号,叫寂寞的小男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