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_第四百四十章 那就去印尼吧 (万字更,求月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章 那就去印尼吧 (万字更,求月票!) (第2/5页)

br>
    聂雨半个字都不信,李源是不反对自家姑娘,但会把古惑仔大卸八块丢海里喂鲨鱼。

    娄秀也不赞成:“还是要认真的选,别胡说八道。”

    李源放下报纸无奈道:“我不是说了,我相信自己女儿的眼光。你们也不想想,她能相中烂仔吗?如果真的相中了,只能说那个烂仔不是烂仔,是可造之材。不要小瞧出身不好的普通人,给个平台也能化龙。”

    聂雨酸溜溜道:“你还真是无条件相信自家姑娘啊?”

    李源硬气:“废话!我姑娘我不信,我信谁?”

    聂雨扑上来咬道:“当然是信她妈!”

    ……

    四九城。

    英雄纪念碑前。

    小七站在一旁,目光有些凝重的看着站在台阶下,一板一眼轻飘飘的演练太极的meimei。

    如果小九此刻打的是八极,她或许还看不出名堂来,但太极……

    她早知道这个meimei不寻常,却也没想到,会不寻常到这个地步。

    明明是刚猛无匹的太极拳劲,却生生被小九打出了国泰民安的拳意来。

    但想要国泰民安,又需要何等浩瀚的拳劲来支撑?

    小七感动的是,meimei之所以打太极,分明是打给她看的,这叫传功。

    一路行来五十天,小九越走越慢,不是气力不足,而是拳意沉淀到了一定的地步。

    没想到,最后会以太极拳法来演练出来。

    小七心中感动,眼睛却目不转睛的看着meimei的一招一式,不断和心中所学相互印证。

    一时理解不了的,也牢牢记在脑海中。

    整整两个小时过去后,小九收拳,面对纪念碑闭目养神。

    小七感到收获巨大之余,也皱起了眉头来,看向一旁的不速之客……

    “meimei,您这meimei身体不大好吧?太极都打的这么不自然,相信哥哥,一准儿是肠胃不好造成的。哥哥祖上宫里的太医,这双招子灵着呢!”

    一个穿喇叭裤、高跟鞋,身上披一绿大衣的年轻男人一口京片子的搭茬。

    小七看神经病一样看着来人,客气的送了一个字:“滚!”

    男人也不急也不恼,道:“嘿!拿哥哥当坏人了是吧?我跟您说,甭怕!这是什么地儿啊,青皮三孙子敢在这撒野?就俩字儿,歇菜!我跟您说,我是看了广告的,您meimei这样的,一准肠胃不好,得买三株口服液补补!信不信随您,我就一好心哥们儿,走了啊,再见!”

    说完,竟然真的扭身颠儿颠儿的走了。

    小九睁开眼,稍稍活动了下筋骨后,看向小七笑道:“jiejie,咱们走吧,先回王府看奶奶。”

    小七道:“要不要买点三株口服液?”

    说完姊妹两人就一起哈哈笑了起来,丝毫不在意过路自行车骑士们的眼神。

    有几个年轻些的,来来往往骑了十七八遍了……

    两人看脚步看似不快,但转眼间就消失在了长安街。

    ……

    “奶奶!”

    “大伯、大伯娘、二大伯、二伯娘……”

    “伱们好!”

    王府东路院,这座新修缮没几年的王府,因为一大家子住在这,已经越来越有人气了,小七、小九回来后,跟老人们问好请安。

    看着亭亭玉立的两姊妹,李母和李池等长辈也高兴坏了。

    大嫂子拉住小七,宠溺的责备道:“怎么这么久才来呀?你mama半个月前就打电话过来问到了没有,一天一个电话!”

    小七笑道:“mama还是雨姐?”

    一家子笑,二嫂子道:“都有!还有你大mama,最cao心。”

    小七笑道:“一会儿我去回个电话。九儿,奶奶身体还好吧?”

    小九放开李母的手腕,笑道:“奶奶,您身体可真好!”

    小七乐着捧哏道:“奶奶,您怎么做到的呀?别人说您长命百岁都叫骂人,起码也得长命一百二!您是不是有什么长寿秘诀?”

    李母笑的慈爱,道:“真有秘诀,你们爷爷就不会走那么早了。”

    小七忙笑道:“说不定只对女儿家管用嘛,或者是您祖上传下来的,传女不传男?”

    一家子又大笑,太喜欢这个宝贝孙女了。

    李母也笑,问道:“你们爸爸还好不?他还天天给你们mama做饭?”

    大嫂子忙笑道:“老娘!孩子都大了,懂事了,您说什么呢?”

    李母不怕:“当着晓娥她们的面我也这样问!”还跟着嘟囔了句:“四个媳妇不做饭……”

    小七和小九对视,笑的乐不可支。

    大嫂子问道:“你们爸爸今年啥时候回来?”

    小七道:“应该快了,年前肯定回来。”

    李江遗憾道:“今年回来估计没那么热闹了,不让放炮了。”

    从今年起,四九城就开始禁止放烟花炮竹了。

    李清笑道:“城里不让放,回秦家庄放去!正好今年是小辈儿们回来。”

    去年是老大李坤到二十李墨带着全家回来,今年是二十一到四十,不过除去李源家的九个,就十来个。

    而且这些小辈和李源的熟悉程度远不及李坤那一批,李坤他们是和李源一起长大的,也是熟知李家艰难困苦,知道李源付出的。

    后面这一批记事时最难的那三年都过去了,和李源见的也少,等他们七八岁的时候,李源都跑港岛去了,之前的几年也大多在外面“出差”,难回一次秦家庄……

    再加上几个被迫离婚的,见面估计还有些尴尬呢。

    当然,尴尬心虚的是他们。

    每年过年即使他们回不来,娄晓娥依旧带人一起将大包小包的礼物寄过去。

    他们小孩穿衣穿鞋的尺寸,他们估计都没娄晓娥清楚。

    所以见到娄晓娥后,估计会很不好意思……

    “看,奶奶给你们拿好东西去了。”

    见李母起身回了卧房,大嫂子笑道。

    果然,过了会儿就见李母拿了两个棕色的小瓶瓶出来,还有两个吸管,笑眯眯道:“这是好东西,快喝,快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