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46.人箓天箓,旧世新世(求订阅) (第2/4页)
br> 这一日. 谢太后摆驾,在诸多侍卫宫女的簇拥下,去了万宗学宫。 所为,便是替李元去拜访万宗学宫道庭的老天师,以聊一聊“字”。 老天师见多识广,本身也足够神秘,总能提供一些信息。 但谢太后要聊的“字”却不是人皇出手时周身流淌的金字,而是“祖箓”的“字”。 “祖箓”亦是图案,这图案若是以六品武者鲜血书出,还有辟邪之用,能击退鬼仆。若是贴在自身之上,自身快速恢复,断肢重续也是寻常。 万宗学宫是个占地极大,甚至比皇宫还大许多许多的学宫,其地可以比的上一座县城了,故而山水自在其中。 不仅如此,这里的建筑风格也不如皇宫那般的“单调”,有奢华,有雅致,有清幽,不一二类 这里汇聚了从前天下所有势力,也是皇朝七部之中的第一部“武部”的生源。 入了这儿,便可能成为天子门生。 便是没能成为天子门生,也可有个“学宫学子”的名头,到哪儿都能亮出来,是了不得的身份。 学宫以北的七座青山,便是道庭之新址。 七座青山中间那座,则是道庭之首——天师府所在。 雅致小斋中,老天师取了春日新泉煎起新茶。 谢太后只是在旁耐心坐着。 老天师问:“太后想问什么?” 谢太后随和道:“祖箓。” 随后,她又笑道:“近些年,哀家总在思索祖箓。 究竟为何,我周朝泱泱大地无法以四品破入三品。” 她打着为大周考虑的旗号,其实是在给李元探信息。 老天师慢慢煎茶,却听壶中若鱼目微动,涌泉连珠,便取了壶,将碧绿茶汤随壶口倾入玉盏,同时才缓缓道:“祖箓,乃人的念头。” 谢太后问:“落在纸上的,能够发挥力量的便是人的念头么?” 老天师本想直接作答,但听到这问出的问题似乎角度颇为奇特,便缄口片刻,然后才缓缓道:“既是太后发问,老道也不敢随意作答。 但落在纸上,能够发挥力量的并不仅仅是人的念头。” “哦?请老天师赐教。”谢太后表现出恰到好处的好奇。 老天师道:“道书祖经曾有记载,落入纸张,还能发挥力量的是为符箓。 而在很久之前,符箓之力乃是来源于天,而后才慢慢变为了人。” 谢太后道:“那便是天的念头,和人的念头。” 老天师道:“天的念头已不是念头,而是道。” 略作停顿,他又正色道:“天道。” “天道?” 陌生的词汇,让谢太后也生了好奇,“天若有道,天岂非也是修行者?那我们所有人都是在这位修行者的腹中么?” 老天师笑道:“天不是修行者,只是自然。 自然之文,天地之文,落于纸上,便是古之符箓。 文者,轨迹也。 天地自然,自有运转,古之符箓遵循这运转,绘出山河。 自然无形无质,常人便处其中,亦无从感觉其轨迹。 可一旦悟得,便可绘出。 施展开来,便是雷霆万钧,天崩地裂,排山倒海。 若与现在区分,这符箓便是天箓。” 两人饮茶。 老天师继续道:“人之祖箓,人体为器,血rou生念,念哺血rou,两相契合,便是正确轨迹。 有了轨迹,就有了文字。 这文字,就是祖箓。 祖者,先人也。 便是说着念头乃是来自先人,而非自身。 然而念头若生于他人,便存在极限了。 除非以小我入大我,处灵气之中,观天地之卷,跳出先人牢笼,方可修复重归自我,此为还真我。 若是还了真我,祖箓便不再是祖箓,而是人箓。” 谢太后也是第一次听这些理论。 而外面虽然流传着五品四品三品境界乃是“五源九祖还真我”,可却根本没人能正确解释什么叫“还真我”。 而这一刻,谢太后忽地明白了。 老天师略作停顿,又耐心道:“老道听闻三品之后的五个小境界乃是阴阳平衡生伪境,真境自始见画成,铜画,银画,金画。 其中, 阴阳平衡生伪境,便是血rou和念头统一,且在富饶的灵气中,得以常年温养。 真境自始见画成,需要的画乃是生命古殿中传下的画,有古早大能临摹而成,流传至今,老道听说东海便存在这样的画。 至于,铜画,银画,金画,则是借画自省,不同阶段,便是不同之画。 画,乃是天地一角,生命一角。 以人成画,便是以人合天。 天人若真合为了一,那人箓就会慢慢地变成天箓。” 谢太后深深记下这些言论,又笑道:“仙域自得其法,故而引渡了不少我大周江湖中的罪人西去。 他们的画,我们自然无法得到。 那哀家想知道现在可还有古之天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