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炼精化气秘法(二) (第3/6页)
時解一半停住,這是前陰收縮;忍大便時是後陰收縮。這兩個都好體會。會陰是在前、後陰之間。男性應是前列腺,女性在陰道上1/3到子宮口。這個地方往裡收縮才是會陰收縮。如果我們能分別體會前陰、後陰、會陰,就會對會陰部分的肌rou運動體會得更深,就會真正體會到會陰上提和肛門上提是不一樣的。古人不懂這些,所以古書上都講提肛或撮谷道。實際是從谷道(肛門)前面向上提,這樣才能更好地練煉精化氣。這一點是會陰上提的關鍵。要加大力度體會會陰上提。 有很多竅門、奧妙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只是沒有人去總結它。比如在解大便之前先憋著,像練坐功一樣這麼縮一縮,練練功,看手指尖、腳趾尖有什麼感覺,和平時是否一樣。因為前、後陰的氣是連著的,你憋著大便,會陰(陰蹺脈)的氣便受到影響,「陰蹺脈一通,八脈皆通」。在日常生活的很多環境之下,氣都有較特殊的變化,惟獨這種情況下的變化比較明顯一點。所以應隨時隨地想著練功,每做一個動作,體會內氣的變化,你體會得越深,理解得越深,你內部的靈明度越敏感。這就是練功夫。如果你們每次解大小便時都閉著眼睛安安靜靜體會一會兒,保證過不了一個月就會有新的收穫。可好多人解大小便時忘了練功,這就是沒能做到氣功生活化。一般再忙也不會解大小便解一半就跑,所以解大小便這會兒,心境比較悠閒。大小便解完後,心比較專一,這時你再放鬆體會一下,會發現和平時練功的感受不一樣。 脊骨往後放鬆凸時可能會「咯噔」響一下,脊椎下面的幾節好像能互相錯動。有時骨盆也「喀哧喀哧」地響。出現各種聲音都不要管它,任其自然。 體察骨盆時要注意骨盆後面的骶骨和骼骨。吸氣時恥骨往回縮,後面放鬆,後面一放鬆,股骨頭和骼骨就會向外張,骶骨就會往後突。 每次練功自始至終都要注意腰俞xue(在骶骨裂孔處)。這是一個關於xue道的練功訣竅。俞xue是氣血流注的地方,每個臟腑都有一個俞xue與之相對應。腰俞是腰的氣血流注的地方,但它不在腰上,而是骶椎和尾椎交界處。 體察胯關節及其他大關節 大腿內旋或外旋,腿不一定真正轉動,只是腿部肌rou作內旋或外旋的用力,然後放鬆,一緊一松這麼去體會它。關鍵不是繃著勁死呆著。用力時要看哪兒塊rou在動彈;往裡一轉哪兒塊rou在動彈,往外一轉哪兒塊rou在動彈?當一次坐了很長時間,很安靜了,這時一繃勁,然後一放鬆,同時意念往那兒一沖,感覺就不大一樣。這樣認真體會,就會一步一步地加強胯關節的放鬆。原來稍不注意膝關節就容易向上拱,現在胯關節放鬆了,膝關節會向下塌,這樣腿自然而然就放鬆了,伸直了。 體會胯關節放鬆時不能光體會胯關節,大腿和骨盆相連的這些肌rou、肌腱、韌帶都得放鬆。要注意大腿股四頭肌繃勁配合著會陰向命門回縮,一繃勁一放鬆,一繃勁一放鬆......這樣一方面加強了會陰收縮向命門集中的力量,另一方面,能説明大腿根部的肌rou群放鬆。如果大腿根部放不松,氣血就不好向腳上流,下肢的輕靈就會受到影響。對此,後面的功法中還有另外的動作。這也為以後的練功打下了基礎。如果大腿根放不松,就解決不了練坐功時的痛苦。因為大腿根放不松,裡面就會有阻力,使生物電、生物磁發生變化,坐一段時間之後腰胯難受,心煩,不想坐了。股四頭肌使勁往回一縮再一放鬆,同時腳尖還可以配合著一蹺一點。一開始分別體會,分著有體會了,再一步步整體體會。 除了胯關節以外,還要注意體察其它的大關節,如肩、肘、腕、膝、踝、腰椎等關節。關節是神氣遊行之室。要經常想像關節當中是空的,意念帶著氣在裡面轉一轉。如,把脊柱每個關節當中都這樣轉一轉,使每個關節松張――不但要松,還要張開,這樣氣流通得就好了。真能每天隨時隨地這麼做,氣在裡面的流行情況、每個關節的通透度、形體的整體性都會得到改善或強化。 體會肩關節或胯關節時,還要注意從軀幹往四肢移行的那些膜。要注意肌rou的起止點,看看大關節處的骨頭是怎麼被肌rou連起來的。要想像關節處的肌rou收縮力量很強,它一縮,一下把氣滲到骨頭裡邊;一放鬆,把這個肌rou都抻開,把整個膜都衝開,使他能更好地運行氣。對每個關節這麼想,體會就深刻了。注意不要讓附著點放鬆,讓它得長得很結實,氣連到骨頭裡去。 (續前瑣言:該帖沉下去這麼久,終於浮起來,可見是有人關注的,或許有人真去實踐也未可知!萬中有一也不枉此貼呀!) ④體察軀幹 如果持續放鬆下去,就會不知不覺放鬆到上面,覺得肋骨"嗵"一下子放鬆了(骶脊肌有一條從下直接連到枕骨,還有的連到肋骨上去),隨後感覺背部像冰雪融化一般變得很柔和。繼續下去,有人會覺得兩個肩胛骨裡面(肩胛骨和肋骨之間)從當中往兩邊抻著痛,有人會痛得很厲害。(記得80年代,有一次我從昆明開會回來,在火車上肩胛骨裡面痛得厲害,象岔了氣一樣,翻不過身來,喘氣都困難。)當肩胛裡面一痛,背部放鬆了,這時要注意開胸。一開始兩個肩關節向下一放鬆,腋窩就受到擠壓。當放鬆到背部時,兩個肘曲著放鬆地向前一翻,兩個腋窩就空了,兩肩就往外張了,胸就容易開了。在肩胛骨鬆開時,有時前面胸也痛,一般在4、5肋間或5、6肋間橫著痛。這往往與練膈肌有關系。膈肌運動幅度大了,膈肌一放鬆,膈肌附著點處的膜氣要充的時候也會出現疼痛。是從前面向下墜著痛,不像後面疼得那麼厲害。這些都是正常的。注意肩向上聳一聳,再向下放鬆外展。肘向外展開了,軀幹不動,用肩關節帶著肘從後往上往前這麼劃圈,同時體會腰與骶骨相接的地方,肘一動會帶著腰眼向上提,那兒就會有抻拉感。做這個動作是為了加大放鬆力度,使背部的放鬆連成一體。這一點也要特別注意。 ⑤從整體練,練整體性 練直腿坐時吸氣往回縮,不光要使勁,還要用意念。關鍵用意念往回縮,因為用手這麼抓也抓不到丹田裡邊,必須用意念想,而且要想得很真切。一開始腦子精力不夠使喚,不能同時支配幾個,想不了那麼多,那就一個一個地想。比如想兩胯往命門縮,若不能同時想兩個,那就先想一個胯往命門縮,然後再縮另一個,但中間不許換氣。習慣後,慢慢就能做到照顧全身,用意念把周身都罩起來。比如要照顧這條腿,體會它往回一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