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9章 登基 (第1/2页)
崇祯十七年,六月二十九。大吉。 西安城内各条大街被洒扫的干干净净,街两旁的商户和人家张灯结彩。树梢枝头挂着灯笼,粘着剪纸做的彩花。 城外开设了一排的施粥点,饥民们犹如找到了米粒的蚂蚁,围了一圈又一圈。 今天大顺皇帝登基,每人额外还有一张饼。 秦王府被正式改名为西安行宫,西安改称为西京。 城外的饥民喝着粥啃着饼子,这几日天天都有施粥。肚子里有了点粮,就有了唠嗑的力气。 “咱几个老哥也算没白活,总算是见识了一回换皇帝。” “那叫改朝换代。” “呀,这后生看起来还读过书呐。” “读了一些,还中过秀才,不过在这乱世还不是一样饿肚子。” “那可了不得嘞,还是个秀才。我听说,这新皇帝正在找读书人,去了就给官做。后生,你要不去问问。” “大明天子还在呢,他李自成是反贼。” “可不敢胡说,可不敢呐!” “读书人想的就是多,咱们呐只管有口饭吃就成。听说这新皇帝还要给咱分田地。” “我也听说了,我就想着种它几亩地,顿顿有饼子吃。” “嘿嘿嘿,你们快看。新皇帝出来了。” 奉天殿很高,比西安城墙还高出一大截。如果此时有幸正好在西安城东北角的那段城墙外,就可以看到奉天殿高台上的盛景。 。。。。。。 此时西安行宫内已经完成了一整套复杂的仪式。权力和仪式总是相伴的,权力越大仪式越复杂。旒冕上的珠子串数,衣服上龙的爪数。器物的颜色、纹路、图案、数量、方向,甚至位子的高低。所有这些rou眼可见的东西,都是那些rou眼看不见的东西的体现。 李布身着华服,站在李自成下方左手边第三个位置。他心中第一万遍吐槽这堆繁杂又该死的仪式,甚至连左右都有讲究。 李自成站在第一阶台阶上,往下身边众人依次降阶排列如下: 李布|李过|李岩|李自成|刘宗敏|田见秀|牛金星 这个排列次序简直不要太有讲究。因为在华夏,没有一把椅子会无缘无故摆在某个位置。 李自成在中间自然不必说。 此时明朝时以左为尊,那左一位,代表着位极人臣的位子,自然就是闯军智囊军师李岩的。 之后是右一位,杀妻追随的铁杆老兄弟刘宗敏,当仁不让。 左二位,李过,亲侄儿加上新晋立下大功,挤掉了本该是田见秀的位置。 田见秀灰溜溜跑到了右二位。 左三位,新晋大红人,西安城的献城者,陕西西边的开拓者,吕梁城头跳大神,闯王命中注定的第三条腿,现成的大侄子,李布。 右三位,大顺天师,牛金星。 这是站在大顺权力巅峰的七個男人。 你都不需要问,只需要看他们站位就知道他们的排位。 这七位贵人的脚下,匍匐着无数的文武官员。而在那些文武官员心中,还给这七位贵人起了些有意思的外号。 李布--第三条腿。 李自成--鼎炉。 李岩--一腿。 李过--二腿。 刘宗敏--左耳。 田见秀--右耳。 牛金星--天师。 这七个人每人都有一个一目了然的外号。 原本刘宗敏和田见秀是没有外号的。可是李自成怕亏待了他的老兄弟,牛金星就再次发扬创造精神,给那大鼎加了一对兽耳。寓意是通过兽耳可吊起大鼎。 登基大典在百官朝贺中结束。 李自成正式立国,国号“大顺”,年号“永昌”。 今日是为永昌元年六月二十九。 封侯拜相的流程终于结束,一堆功臣老将都混到了爵位。像李过是毫侯,刘宗敏是汝侯。李布混了个献侯。 不过,李布对爵位兴趣一般。这个也是侯那个也是侯。树上有猴,地上也有猴。他还是喜欢那些外号,出于现代人的恶搞精神,李布专门为此打造了一些精致的黄金小挂件。 在接下去的宴席上,李布趁着敬酒悄悄塞给牛金星一把黄金小拂尘。那小东西只有半个手掌心大小,很是小巧精致。细看之下上面还有字--大顺开国天师牛。 随后,李布也送给李过一个黄金小挂件,是一对足。 “贤弟送我此物作何?” “哥哥是第二条腿,因此是双足。” 李过大笑,“贤弟倒是有心了,此物颇为有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