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2章 东出定策1 (第1/2页)
西北既定,欲安天下,必出潼关。 大顺如今掌握的核心地区包括:陕西全部、湖广河南大部,这些地方历来是粮食和兵源产地,极为重要。其余宁夏、青海、甘肃则是属于边疆区域,拿下它们完全是为了拱卫陕西。 明廷手中除了江南半壁,在北方只剩山西与河北,还有京畿腹地。 张献忠正在攻略四川,四川明军的败亡也只是时间问题。 关外,有一头饿狼正留着口水,等待着时机。 选择摆在了大顺的面前。 奉天殿,大顺新朝的重要文武都在这了。 李岩站在大殿正中,慷慨激昂说着他的筹划。“如今西北已定,只要再把山西拿下作为屏障,我大顺便有了江山半壁。之后便可厉兵秣马积攒钱粮,以待天下大势。” 李自成面露难色,“军师的意思是,我们打下山西后就不打了?” “没错,陛下带着闯军众将士辛苦征战多年,是该好好休息享享福了。”李岩说此话时,眼神有些闪躲。因为这是李布教他的谎话。 在这场朝会大讨论之前,二人就已经有过一次讨论。李岩视李布为大顺朝第一等人才,面临如此重要抉择之际,自然会去征询他的意见。 当然,李岩不会明着说,我有一个问题要问你,他只会说:你对此事有何看法。不过,李岩此话一出口,当场就被李布拆穿了。 “军师想问便问,何必遮遮掩掩。” 李岩有些尴尬,“我只是存了想与你切磋之意,并无别的意思。” 李布轻笑,“好好好,那我等便切磋一番。就由我来问军师好了,军师认为大顺该何去何从。” 李岩正色道,“我大顺顷刻间平定陕西,东出拿下山西自然也不在话下,接着是河北,然后拿下紫禁城自然也不是问题。可。。。” 李布明白李岩接下去要说什么,而且他要说的话放在如今的大顺朝,属于政治不正确,因此遮遮掩掩不敢明说。“可是,大顺终究是根基未稳。” 李岩沉默表示默认。 李布接着道,“我大顺如今乍一看,兵强马壮,占地辽阔。可细看之下不过是虚胖的病人。” 李岩急道,“不可胡说。”一边还四周张望,哪怕是李岩,有些话也是不能乱说的。 李布摆摆手,“军师勿惊,此间四下无人。军师听完我话,不是立即反驳,而是慌忙查看四野是否有人。看来军师是同意布的看法。” 李岩点头默认,示意李布继续说下去。 “一国之强弱在其民在其地。地者,天地雨露滋润便可长出万物。人食之而活,大人生小人,小人长大再生小人。地有多少民便有多少。” “是故,昔年曹阿瞒被火烧连营梦断赤壁,其南下大军几乎损失殆尽。可仍能占据北方辽阔之地,而孙刘奈何他不得。何也?无非是其血条厚尔。” 李岩迷惑,“何谓血条?” “就是底蕴、家底,我是说曹cao的家底厚。” “你继续说。” “那家底厚薄体现在何处,无非是你的地盘得够大,你的手下肯为你拼命,你地方上的人认你当主公。也就是地利和人心。” “而我大顺,如今地盘是够大了。人心呢?”说到此处,李布盯着李岩。 李岩喃喃道,“百姓们倒是感激我闯军。” 李布嗤笑一声,“好个倒是,军师是聪明人,自然是明白:光有百姓感激有何用。” “让百姓一时感激何其简单,可让百姓一直感激又何其艰难。” “一时之感激,只需砸开富户的仓廪,自己吃饱后余下些碎屑给百姓,便可得他们感恩戴德。” “可之后呢?均田免粮?多么动听的口号,多么美好的愿景。” 李布转而语调加重,“如果安天下万民,真就如此简单,为何这世间自秦汉以来,没有三百年的王朝。” 片刻的沉默后,李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