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这是飞一样卡裆的感觉! (第2/2页)
亡人,七,八,十一,十二楼有高温火场,暂时无法进入侦查。” 特勤二中队的听到这声音,都知道,表演任务来了。 曹毅在车上骂了一声: “不是说真实模拟吗?还要搞这些花里胡哨的?” 旁边的郝成斌不禁笑道:“领导都来了,这些科目,该展示还得展示嘛。” 说着,指了指车前面: “参谋长来了,去领任务吧。” … 五分钟后,特勤二中队全员下车集合待命。 曹毅回头看了看大楼,随后有些无语道: “何志军,方淮!” “到!” “伱们俩,和一中队的何顺,刘寿林,迅速到达天台,使用绳索缓降,坐膝悬垂,进入火场勘查。 方淮,你去10楼左侧,何志军到8楼左侧。 表演…不是,缓降过程,尽量整齐一点,市领导在楼下。” 方淮有些憋笑:“是!” “严肃点!” “是!” “一班,二班,过来,我给你们安排内攻任务!特勤班,抢险班,你们负责救人!” “是!” … 任务虽重,但不甚严肃。 演习,本就跟真正的火灾有很大区别,真正的楼层大火,怎敢使用缓降进行侦查,无非是使用这种方式,让演习变得好看些罢了。 不过,方淮和何志军从大楼右边的楼梯上楼时,还是感觉到了支队这次的认真。 上楼过程中,时不时就有烟。 而且,还是那种十分呛人的烟,还有油烟。 一些地方,还有穿着迷彩服的观察员捂着鼻子,拿着摄像机记录。 俩人赶紧佩戴了空呼,奔跑上楼,显示出一些着急。 负责保护的郝成斌,赵金成也跟了上来。
沿路,听到下面沿楼梯铺设水带上来的叮玲哐啷声,还有催促声: “快快快!搞什么?磨磨唧唧的!” 再往上,疏散下楼的员工们,却伴随着一阵温和的声音: “靠右靠右,慢一点,慢一点,楼梯陡峭,注意安全!” 双重反差,显示着截然不同的待遇。 方淮和何志军推开天台门时,到处都是迷彩服。 有拿相机的,有负责照看油池的,没有穿战斗服的,都是服务人员。 大多是支队机关的。 大概也都知道他们是来搞缓降的,都一脸好奇地盯着他们。 刘寿林他们也从另一个安全通道大门上来了。 方淮脱下面罩,关了空呼,到处寻找适合缓降挂绳的地点。 “绑这个铁柱上吧!”何志军那边已经找到了地方。 “行!”方淮答应了一声,就从包里抽出一条准备好的四米绳,开始打坐膝悬垂的保护结。 这年头,条件不行,搞这种科目,中队还没有普及安全背带,收到的指令,也是使用绳套进行坐膝悬垂。 就是用绳子在身上打一个穿裆的腰结保护套,以作保护。 安全背带是大面积承力的,而绳套保护,保护的力量几乎都落到了腰和后臀根的穿裆绳上。 为什么下降的过程要把身体放平一些呢? 就是不想裆部承受太大的力。 绳子绑的地方,宁愿绑得靠下面一点,要是绑得太靠近大腿根,下来时,绳子一紧… 酸爽。 当然,也因为没有全身型的安全背带,垂直倒立下是搞不了了,绳套的保护,只能是自裆和腰而上的保护,如果倒立下降,身体很容易脱套。 绑完以后,两个中队负责保护的班长们也上来了。 他们主要是负责盯紧安全绳绑定的地方,别出问题。 郝成斌帮忙检查了一下保护绳,没有发现问题,随后拍了拍方淮的肩膀: “一会飞慢点!” 方淮也有了些兴奋,看了看几位准备得差不多的班长,摩拳擦掌,等待指令。 很快,天台上的一个身着迷彩服的军官手里对讲机响起来。 “通知缓降的人员,可以下了。” 几人互相看了看,一齐走到天台边,用意大利半扣扣上了D型锁,爬到了一米高的天台护墙上。 顶层,是在16楼楼顶。 下面的风很大,楼很高。 站到靠边的地方,风呼呼地吹。 方淮拉着绳索,背对着半空,有一种要飞起来的感觉。 隐约都能感觉到,楼外围观的人,在看着他们大叫。 两秒后,何志军大喊了一声: “下!” 四人一跃而下,大约跃了三米,才一起降速。 14楼。 13楼。 畅快。 可惜了,自己的到达楼层,只在10楼。 方淮背部尽量倾斜,尽量用腰部承力,避免磨到大腿。 同时,也在观察各个楼层窗户内的情况。 忽然。 方淮瞪大了眼睛。 这是个洗漱间。 一个正在披浴巾的女人,在12楼的一个窗户前,和他短暂对视了一秒。 方淮,也忍不住直了一下身子。 “啊!!” 楼内穿来一声惊叫,楼外也是。 “嗷!” 方淮卡裆了。 看着里面还在长长尖叫的女人,方淮非旦没有赶紧往下放绳,反而指着里面怒吼了一声: “楼里面着火了,不知道?!洗什么澡?赶紧下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