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哪个吊人设计的? (第2/2页)
了保证观察员的认真,连条凳子都没发,只发了纸笔,站着看,而且搜救过程中,还得写一份自己负责观察区域的行动总结。 社交心理学上讲,要让人谨言慎行,只需要一个本子和一枝笔。 当人发现自己的所有行为都有可能会被记录,行为,甚至说话,都得在脑子里转三圈以上才会出来。 更遑论,那些观察员,可能还是他们的大队长,教导员。 这一手,既考中队的实战能力,也考大队的评估总结能力,还有支队的指挥能力。 大队评估,支队指挥,听起来有点魔幻,好像错分了上下级,但实际情况,需要大队领导出动的场合,一般支队全勤指挥部也会到场,实际指挥都是支队完成,大队负责出谋划策。 大队一级在真正的救援中,大多行使着参谋职能。 各个支队的中队指挥官被聚集到了一起,在空地上架设黑板,对自己分到的救援区域进行各中队的任务细化。 贵阳支队负责整个三层大厂房,安顺支队和黔西南支队,各自分到了两排楼房。 整个救援区域非常大,里面还漫布着需要破拆的地下空间,被困人员就在里面。 当然,这些地下空间,是有安全通道可以下去的,只是演习中,那些通道的入口被放上了警戒锥,楼梯也一样,不能用。 设置救援地点的过程,是比较专业的,可不随便把人撒进楼里,方淮亲眼见证了整个过程。 几个支队的消防工程师们专门根据各种破拆角度和消防cao法,设置了向上支撑破拆救援点,垂直安全横向破拆救援,高空破拆救援,其专业性,连方淮也无法置喙。 当然,方淮有自己的巧思,地点虽然不能动,但他在里面加入了许多难度加深的设计。 那些陷阱,他是专门安排了人在里面盯着的。
那些支队领导,可是看着他在里面作了一天,隐约也听到了一些,自然要提醒自己的部下注意陷阱。 三拨人,一顿规划。 方淮这次站在厂房旁边观看,只觉得这真是个学习的机会,心里也在靠着记忆力,默默总结全场的动作。 直到消防车到达厂区门外,演习正式开始。 第一步,三个支队的行为都整齐划一。 支帐篷,培训基地的后勤保障同步展开,快速搭建各种简易炊灶。 诺大的空地上,三个支队的帐篷区域和后勤保障的安置区域被化成了四个长方块,搭建的帐篷四个角都各自拉线标齐,一排排,一条条,皆程直线,看着非常整齐。 方淮笑了笑。 面子工程。 不过,一个整齐划一的营区,也能起到一个振奋老百姓的作用,当时在震区,军队的绿帐篷区域,就是老百姓遇到余震时第一个会奔向的地方,大家看到军队的营帐排列整齐,就晓得,解放军的心不乱。 只要做到整齐便可。 不过,第二步开始,还没进入里面呢,仅在清理外部废墟堆时,就有人踩坑了。 真坑。 游走的裁判员大声提示: “同志!你摸到裸露的电线了!” 战士一脸懵B地把线往外一扯,拉出了电线另外一头。 “这不就是条断线吗?” “断线一头接在废墟里,你怎么知道有没有电?不测试,你就敢去碰?你被电伤了,去医疗组那里吧!” “我尼…兄弟,我穿着战斗服,刚跑了12公里过来啊!” “那你就更虚弱了,可能会休克,等你的战友来抬你吧。” “…” “同志!这里是易塌陷区域!你掉进坑里了!” “我这不踩在地面上呢嘛?” “这么大一片的地面碎砖,你以为是哪里来的?躺这儿吧,等着你的队友来救援你!” “…” “同志,你挖掘废墟,残砖瓦砾就这么乱丢?一会你还想再搬一次?贵阳支队,扣一分啊!” “…姜鹏!把手推车推过来!” “轰…” “同志,你刚才随意拔出的那块木料,导致了废墟再次坍塌,下面的被困人员死了,黔西南支队,扣五分!” “大哥,这块不是你踢塌的吗?!” “不,就是你抽那一下塌的,按设计,抽掉这条木块,下面是会塌的,我看它没塌,可能是不小心被什么给顶住了,所以帮你踢了一脚。” “我C……” 仅在外围,各支队已经开始折戟沉沙。 “我特么,哪个吊人设计的现场?@*%…” 全场到处都是骂娘的声音,大多骂到的,其实都是张梅。 一些支队的领导都看得目瞪口呆。 这这这… 哪有这么恐怖的地震点?人为因素也太多了吧?跟猎人的陷阱窝似的! 方淮嘴歪了歪。 这特么就扛不住了? 抬手,看了看时间,差不多了,拿起对讲机,道:“后山的,点火。” 几秒后,厂房背后的小山坡上,“轰”地一声,燃起一条长达60多米的猛火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