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又当消防兵了?_第三百六十九章 方淮的野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九章 方淮的野望 (第3/3页)

还来当兵,还练得这么狠,不容易啊!

    实际上,方逼王忠诚人民的笑容背后,那只捞钱的手,正在疯狂地把钱塞到自己的屁股底下,越垫越高。

    等有了大量资本,二级市场里就要多一艘百发百中,呼风唤雨的巡洋舰。

    股神方菲特。

    他现在是在部队干的事越大,心就越大,背后的资本也是他的底气。

    如今国家消防事业的发展,比不上西方,甚至在亚洲,也算不上领先。

    一是起步晚,二是经济总量和国土地域相比,也并不富裕,其中还有国际接轨程度的问题,三,就是企业自研意识,并不强。

    光是学习别人,怎么成呢。

    等足够有钱了,关于一些消防设备的研发,他完全可以自己投钱收购,入股一些相关企业,搞消防的科研产业链,把那些金贵且带着高额关税的进口消防器材的价格打下来。

    光靠练人,想要取得消防事业的长足进步,也是不可能的。

    方淮一步步走到今天,开始有了一个庞大的野望。

    而胡培洲内心也在认真思考方淮抛出的橄榄枝。

    这一天的时间,他一直在思考,方淮值不值得合作。

    他这个级别,有他的谨慎。

    他通过贵州一个职级不低的战友,已经知道方淮的舅舅是谁:一个提拔速度不慢于他的年轻领导,老战训,在他们总队威望很高,并且,即将走到副总岗位。

    知道的时候,胡培洲还有点怀疑这个改革,是不是出自方淮舅舅的手,但听他刚才的一通电话来看,确实是个具备统筹能力的人。

    “胡中队,晚上是搞v型救援吧?我准备器材去了。”

    方淮心中有蓝图,但也没打算跟人聊,接完电话就要离开。

    “等等。”

    胡培洲忽然叫住了他,上前,拍了拍他,把他带到了帐篷外。

    “怎么,胡队,想通了?”方淮看他脸上的犹疑,有了点猜测。

    胡培洲又看了看他年轻的面孔,心中仍想考验考验他。

    沉吟了一番,道:

    “我看了你的方案,这是一个中队改造的方案,里面有标准,有方法,却没有体现观点。

    你做成与否,只要达到改造的结果即可。

    但如果要做为试点,你想没想过,表达的是何种观点,如何通过数据,来证明试点的正确性?改革的导向,到底能不能实现?”

    方淮笑了笑。

    这是给他出了一道思想论证题。

    并无太多犹豫,给出答案。

    “我们做事,不该执着于观点,而是初心。

    初心便是新的时代,什么样的消防,才是救民于水火的有力保障?

    我明白你的顾虑,现在有很多的试点方案作可行性论证时,大多依据已采用的理念,确定的工作方向和目标取向,召集一批同宗同派同见解的「朋友」,前来站台,发声,造势,改变决策时只能顺着说的套路。

    最终,拿出成绩,赢得政绩。

    你认为,我是在找你当这种「朋友」。

    不,我找的,只是战友,一起做事的战友。

    你我脑力有限,眼界也有限,这套方案的核心目的是打开这条专业化改革的路。

    至于专业化目前应该是什么标准,未来是什么标准,交给领导去定吧,我们把一切做得完善,就是为了应对所有可能出现的标准。

    与其抓耳挠腮怎么给自己出题,不如让领导来出,领导说话更加谨慎,或许最终的标准,会比你自己定下的更加宽松,更容易实现一些。

    咱们,开个好头,只要开了这个头,有了这条路,多的是专家,总会有新的思想涌现,帮我们拓宽它。

    我们中队当初问我这个方案怎么定标准,我就七个字。

    该留白的,就留白。

    要是还有好的意见,为了专业化好的,咱们也接受。

    听取上面的声音,超越声音里的偏见,同时也要超越自己的偏见。”

    胡培洲听明白了。

    他这路子,和自己以往的钢硬全员改革,从上至下的方式不一样,要广积粮,缓称王。

    小试点先做起来,以试点的方式,引发更多人对专业化的讨论,把话题从“要不要专业化”,引到“如何更好的专业化”。

    他这条路,是走通了一大半的。

    而自己,还在和一些上面反对的声音,苦苦对抗,处于理论博弈的阶段。

    胡培洲心中感慨。

    半晌,胡培洲也无言,但右手抬起,对着方淮伸出。

    方淮笑了,伸出手,与他紧紧相握。

    <\/b>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