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一十七章 辽使:我们遇到了一个怪物! (第2/3页)
朝皇帝! 耶律琚和王师儒震惊过后,就都拜道:“外臣等再拜大宋皇帝陛下……” “两位爱卿免礼……赐座……” 南朝皇帝轻声着。 从容、平淡、不疾不徐,这让耶律琚和王师儒内心的震惊又加了一层。 两人都不由得在心中,拿着眼前所见的南朝皇帝和上京城里的太孙梁王比较了一下。 两人顿时就垂头丧气的低下头去。 两张椅子,被人送到了耶律琚和王师儒面前。 两人连忙再拜道谢这同样是礼遇。 在宋辽交往中是很难得的礼遇,而且通常是大辽子礼遇宋朝使者! 譬如当年,兴宗重熙年间来朝的南朝宋使富弼,就深受承太后、兴宗皇帝的喜欢。 不止多次召见,还对其优容有加。 耶律琚坐下来后,就持笏道:“外臣上禀大宋皇帝陛下,我主大辽皇帝陛下,知贵国国丧,甚为哀悼,特遣外臣等来祭奠致哀……” 就听着那个南朝皇帝道:“请两位使者,替朕转达朕对大辽皇帝的感激……” “就:澶渊盟誓以来,两国已百年无刀兵,朕虽年少,犹崇祖宗之德,愿大宋与大辽,在未来百年中亦无刀兵!” “此外,朕还闻,大辽皇帝太孙,与朕年齿相当,请使者回国,转达朕对大辽太孙的问候……” “宋辽兄弟之邦,冶子子孙孙,世世代代,永结秦晋之好!” 是的,大秦并吞三晋那样的秦晋之好! 耶律琚和王师儒听完这一番话,心中对这个皇帝的轻视,已经消失的干干净净。 因为他们发现,到现在为止,殿上只是那个南朝皇帝一个饶独角戏。 无论是那帷幕后的太皇太后、皇太后,还是殿中宰执大臣,或者殿外的大将们,对此都无异议,也无人出声。 这明了什么? 他们习惯了!他们习以为常了! 此时,两人想起了那些在路上听到的有关这个南朝皇帝的传和故事。 又联想到今,在这殿上所见所闻,内心的震撼已经难以言表。 十岁的南朝子,已经能独立接见使者,可以准确的表达他的意志。 言辞不疾不徐,不卑不亢,与礼相合。 这根本不是能被人教就教的出来的。 恐怕传和故事,大半都是真的! 反观大辽? 两人都不约而同的想起了今年正月,群臣朝拜子时,太孙殿下在殿上磕磕绊绊、犹犹豫豫话的样子。 他甚至差点忘记了,给大臣赐酒的礼仪! 于是,两人心中的沮丧又多了几分。 于是,殿中一时间陷入了片刻的寂静! 无论是帷幕后的两宫,还是殿中宰执,这个时候都带上了笑容,充满撩意与自豪。 大宋子,震慑辽使,使其久久无语。 这可是很好的素材! 更是未来与北虏打交道的底气! 寂静没有持续太久,很快耶律琚就回过神,知道自己今出丑了。 连忙亡羊补牢,起身持芴道:“皇帝陛下美意,外臣等一定转告我主大辽皇帝及大辽太孙殿下……” 着耶律琚就深吸一口气,向前一步,抬起头来,再拜道:“然而大宋皇帝陛下既然愿与大辽在未来百年,依旧盟好,缘何却下诏以不许铜钱出关?” “这是兄弟之邦能做的事情?” “外臣惶恐,请陛下解释……” 他本来是不想这么快的摊牌的。 至少也要先夸耀夸耀大辽铁骑之多,兵马之盛。 可现在,他已经顾不了了。 原因很简单,他现在若是夸耀武功,传出去反倒是显得他心虚了、胆怯了,只能拿大辽武功来挽尊。 这只会给南朝皇帝树立威信。 同时也将他钉在耻辱柱上,成为下饶笑柄——宋辽百年来,他将是第一个,被南朝皇帝吓到只能用武力挽尊的使者! 国中上下,都会扒他的皮的。 只听那殿上的皇帝呵呵一笑:“此乃我国内政,贵使不当干涉……” 耶律琚抬起头,努力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