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进击的高遵惠 (第2/3页)
歼灭交趾主力。 至少也要重创之。 苏子元楞了一下,最终还是点头:“末将谨遵大帅军令!” 章惇颔首,回头看向那些跟着身后的土司们。 这些土司,现在都已经基本动员了起来了。 南丹州莫世忍的四个庶子,每个人征募了五百到八百左右的侗丁。 加起来差不多有两千五六的人马。 然而莫家在各大土司之中,出兵的人数,并不是最多的。 出兵最多的的还是邕州本地的土司官,而且还是一个新兴的土司。 沿边溪侗军民宣抚使、怀远大将军岑自亭。 岑自亭的父亲是岑仲淑,曾是追随狄青南征的大将,在击败了侬智高后,岑仲淑因为劳苦功高,而且熟悉广西侗溪情况,素有威望,因而在仁庙朝先后知桂州、邕州,最后官拜怀远大将军、沿边溪侗宣抚使。 岑仲淑死后,追封为粤国公,其子岑自亭则继承了乃父的职位。 依旧是沿边溪侗宣抚使、挂怀远大将军。 岑家两代人,经营着邕州、廉州、钦州的十几个侗溪部族。 所以能动用的兵力也最多。 足足有着五千侗丁,其中三千人是久经阵战、自备甲具的战兵。 当然了,在广西这边,所谓的久经战阵,大抵也就是镇压一下不服的侗溪,所谓的甲具大概率是皮甲甚至布甲。 章惇也没有指望过,这些土司兵能成为战场上的主力。 他们能在旁边摇旗呐喊,看守后路和粮道,让宋军主力没有后顾之忧就算是这些人超常发挥了。 真正作战的主力,还是要看狄咏带来的五千禁军。 就是桂州、宜州、邕州等地的官军。 章惇也没有指望过他们。 这些人,都是棋盘上填空的棋子,是壮大声势的。 能够完成好这些任务就可以了。 当然了,这些人也很重要! 他们是未来大宋治理交趾北方的关键! 同时也是天子的一些计划的根本。 想着天子的计划,章惇忽然想了起来。 他似乎一直没有得到那位随军南下的国舅高遵惠的消息? 于是,章惇对苏子元问道:“苏将军,可知高走马的消息?” 苏子元楞了一下,想了想,答道:“相公,末将前些时日曾听人说,高走马去了归化州和顺安州等地。” “嗯?”章惇皱起眉头来:“他去那里作什么?” 苏子元摇摇头:“末将只知道,走马似乎带了不少有着明州、苏州等地口音的人。” “明州、苏州口音?”章惇更加好奇了。 “嗯!” …… 高遵惠顶着烈日,走在顺安州的坡田之间的荒山上 一个侬家人紧紧的跟着他。 此人是顺安州知州侬盛德的儿子。 是侬顺德专门派来协助他办事的。 在荒山上,有着大量的侗丁妇孺,正在烈日下,挥汗如雨。 一株株小小的青苗,被他们种了下去。 这些黑色的带着根系的甘蔗苗,是明州、苏州、常州等地的官府,专门从民间找到的甘蔗种子。 然后不远千里,特别派人送到了南下的高遵惠手里的。 同时,还有一批善于种甘蔗的农民,也被官府雇佣,送了过来。 人数不多,也就百来人。 但有了这些人的指点和协助,顺安州的荒山得以被开垦。 甘蔗种子也得以被培育成功,长成了甘蔗苗。 看着一株株甘蔗苗种了下去。 高遵惠脸上露出了惬意的笑容。 他已经开始畅想着未来了。 无数的砂糖,似乎已经在向他奔涌而来。 唯一可惜的是…… “人太少了啊!” 侬盛德对他这位大宋国舅,自然是百般逢迎。 几乎是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