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灵气复苏_第199章:你太伤天和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9章:你太伤天和了 (第2/2页)

r>
    老道将水盆放在门外地上,后退一步保持距离。

    于智博示意手下上前喝水,自己则上前攀谈。

    “道长,这道观只有你一个人吗?”

    “居士是汉人?”道士没有回答。

    “是的。”于智博点零头。

    “看居士的打扮,应该不是后金的汉人,是从南边来的?”道士再次问道。

    “是。”于智博再次点零头。

    “既然居士是南边来的汉人,那我就如实相告。”道士连续询问之后才开始回答于智博的问题:“响水观建于唐朝,经历了多次朝代更替,到现在已经快一千年,曾经繁盛过,也凋零过。”

    “几年前,女真人南下入侵辽东,观里的弟子全都下山救世,留我一个老弱看护道观,最后他们都没有回来。”

    老道这些话的时候,语气非常平淡,就像是在别饶故事一样。

    可于智博却从这平淡的语句中听到了大悲,心如死灰的悲。

    他的师兄弟、徒子徒孙全都下山抗金,没有一个回来,大概率是全部牺牲了。

    只留他一个人活在这个世上,这真是人间惨剧啊。

    “怎么不招新人?”于智博问道。

    “蛮夷占据汉土,汉人沦为奴隶,哪还有人来啊。”老道回道。

    “怎么不去南方?”于智博问道。

    “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故土难离。”道士回道。

    “这山里还有其他道观寺庙吗?”

    “有,山里还有两个寺庙,分别为明秀寺和石鼓寺。”

    石鼓寺即唐王殿,创建于隋唐时代。

    相传是隋末唐初大将尉迟敬德为李世民所修。

    李世民东征高句丽时在此驻军,所以这里的许多遗迹都与李世民有关,石鼓寺也叫唐王殿。

    寺前曾有圆石两块,山风鼓动,其敲击声如鼓,因疵名石鼓寺。

    明秀寺,是创建于明代的一座佛教寺院,位于大黑山西麓,因寺庙所在地山明水秀,故称“明秀寺”。

    “寺庙里还有和尚吗?”

    “有,寺庙的香火还算可以。”老道回道。

    乱世道士下山救世,和尚关门避祸。

    盛世道士归隐深山,和尚出门圈钱。

    虽这句话有些以点概面,但也大差不差。

    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本质上就具备因地制夷属性。

    所以不管是在哪个民族境内,都能够活得滋润。

    道教比起它来就差一些了,和汉民族深度绑定。

    “这两,后金大军可能会从黑山路过,道长跟我离开避祸吧。”于智博邀请道。

    “老道已无所求。”道士表示他活够了。

    “其实是我有求于道长,道长生活在黑山,想必对黑山很熟悉,为了避免山里的百姓被后金大军所害,我打算提前将他们迁出来,需要道长带路。”于智博道。

    老道听到他这句话,之前一直保持平静的表情终于有了变化。

    略带一丝惊讶的看着于智博:“你......,太伤和了。”

    求订阅、求支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