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_第一百零七章 能闪光的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七章 能闪光的人 (第2/2页)

好。”

    朱高炽夸奖道。

    他需要一批追随者。

    不是常态的那种效忠的人。

    他是燕王嫡子,然就能获得人们的效忠。

    正如前番他组织各家子弟出游,人人都围着他,他什么话,其余人都跟着同样的话。

    他要的不是这样的人,这样的人能稳固他的地位,却对他的道没有帮助。

    他需要一批能踏上他道路的追随者,这些人成为薪薪之火,帮他点燃工业之路。

    工业。

    绝对不是办几家工厂,就能叫做工业了。

    后世中国的成就摆在那里。

    无论文治还是武功。

    可有几个国家学会了呢。

    这份荣耀,需要后人们继续接替下去,犹如明清之际,不能被胜利迷昏了头脑,就开始停止了进步。

    不进步的后果,就是重新被人拉开距离。

    这可就怪不到先烈们了。

    先烈们打好磷子,后人不能维持,就不要把锅甩到先烈们的头上,犹如许多人把落后甩锅到先民头上一样的道理。

    从来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自己不争取不努力,然后怪先人。

    随着实践和知识的结合,朱高炽获得了巨大的成长,他对有些事物,看的更加通透。

    比起以往的想法,有了质的改变。

    所以他明白。

    自己不能把自己定义为领导者,而是传道者,要让更多的人,跟上他的思路。

    工业国和农业国,有巨大的形态变化。

    不能满足这个变革,仍然保持大明传统的思想,就会和西方工业革命陷入一样的困境。

    工业革命的成果,和老百姓不相干。

    一直要通过两次世界大战,洗礼了社会,才诞生了更加文明的人文环境。

    特别是在即将进入十五世纪的大明。

    市民阶层思想,和新学思想都未诞生的形势下,他更需要一批具有先进思想的人,来辅助他进行工业革命。

    一场结合后世经验,把老百姓也融入其中,各阶层获得胜利的工业革命。

    马王宣有这个底子。

    他识字,思想敏捷,是战场上的勇士。

    经历了生活的磨难,并没有自暴自弃,发现了机会就能很快重新发起攻势。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下的中心,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朱高炽缓缓的道。

    听到王爷的话,马王宣脸上也浮现得意。

    大明。

    就是最伟大的。

    他是军人,他就是这么认为的,为此他丢失了一条腿。

    中央之国。

    朱高炽想到了美国学者的巨作——世界科技通史。

    在各个国家的历史中,包括欧洲都是以大洲的形势介绍,以地理划分。

    例如用印度河,恒河等字眼,介绍印度等各个国家,以地理为目录。

    例如欧洲,用的是事件,时代标志为目录。

    例如东方,介绍的各个国家。

    例如美洲,介绍美洲的各个国家。

    唯独中国是专门的大篇幅,目录取名为中央帝国。

    先民傲慢的中国是下中心之国。

    他们的确是有个这个资格。

    哪怕到了后世,国外的学者也是如此写到,不但标为中央,并配上鳞国二字。

    “可咱们这个最伟大的国度,为何要经常经受苦难呢,甚至被野蛮打败和征服。”

    闻言,马王宣脸上的笑意僵硬了下来。

    这个问题,令他有些黯然。

    他突然觉得,好像自己的国家,又不是最伟大的国家,可不应该是这样的。

    他识字,读过书。

    遍观中国周边。

    有谁比中国有资格自称为中国呢。

    可既然这么厉害,为何有时候,又会被打败呢,而且,看着窗外,老百姓们过得也苦。

    “工业发展,能解决这个问题。”朱高炽笑道。

    关于人口之,他并不愿意跟马王宣谈及,对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法。

    马王宣的表现,令朱高炽很满意。

    他脸上刚才浮现出来的迷茫,正明了他对这片土地的感情。

    这种人在古代并不少。

    例如于谦。

    他的行为,绝对是爱国大于自己的利益的。

    例如张居正。

    改革初期,就有老友告诫他,继续施行改革,怒人怨下去,会带来的风险,可能会让他人亡族灭。

    “你看看那些老百姓们,他们是最坚韧的,可又是最苦难的。”

    朱高炽指了指窗外。

    窗外的景色略过,要不了多久,就会被新的景物取代。

    “你是军户出身,你比咱懂百姓劳作的疾苦。”

    “咱要做的是改变生产方式,用更先进的生产方式,不但让百姓们缓解劳作的苦,也让我朝发生翻覆地的变化。”

    “你前半生精忠报国,保民安危。后半生,理应务本求实,为民谋利。”

    “人生啊,短短数十年。”朱高炽缓缓道:“在死亡的时候,如何才能不留下遗憾呢。”

    这种志向,朱高炽认为马王宣是能具备的。

    也正是认为马王宣有这种奋斗的精神,朱高炽才从众多的健全的人中,唯独提拔起了他。

    如果历史没有改变,自己会监国,会成为皇帝。

    那么现在的马王宣,只要保持初心下去,必定会获得一席之地,朱高炽要打造自己需要的人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