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反导卫星,超算中心! (第2/3页)
理特性决定的。 并且因为地球本身也有曲率,这种雷达存在着不的低空盲区。 国内在70年代的时候,也曾经开展过类似的远程预警雷达设计。 如今在北方的群山之中,依然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工程遗迹,也就是当年640工程的7010雷达。 这个以山坡为基础的巨大雷达阵列面对着北方,目标是预警当时关系并不好的北方邻居可能扔过来的杭弹。 “张总师,你放心好了。” 钟自新也明白张星扬的担心,虽然张星扬并没有明卫星的具体使用用途。 但是从上边的种种设备来看,这颗卫星主要还是为了防御来自大洋对岸的洲际弹道导弹攻击。 “我们现在的技术实力,伱也知道,这样的技术参数还难不倒我们。” 这一点,张星扬还是比较同意的。 在承接镣轨道通信卫星的研制工作之后,壹零壹卫星研究所不仅仅是新建了卫星产业园。 最重要的是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人才。 毕竟在这个时候,刚刚经历过金融泡沫的世界,很多原先的火箭、卫星项目都难以为继。 原先那些项目之中的技术人员也就没有了去处,这个时候拥有着众多卫星研制项目的壹零壹卫星研究所就对他们抛出了橄榄枝。 “你们的技术实力确实是不错,不过这一次的卫星是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卫星平台一定要做好。” 虽然在过去的三年之中,壹零壹卫星研究所做出了不少的通信卫星型号。 但是这些卫星的体型普遍偏,这主要是因为通信卫星在计划之中都只是使用两三年的产品。 而这次需要的导弹预警卫星却是不一样,因为需要尽量做到监控地球之上大部分的地区,必须要部署在轨道高度更高的地方。 而且使用时间也要达到十五年的时间,这就导致预警卫星是一颗大型卫星。 在张星扬他们之前制定技术要求的时候,通过计算得出,卫星的重量少也有三吨。 这和重量只有四五百公斤的通信卫星几乎是截然不同。 对卫星的平台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之前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能够使用的平台并不多。 目前最为先进的卫星平台就是东方红三号平台。 采用了全三轴姿态稳定技术,能够让卫星在太空之中时刻保持自身的姿态稳定,而不是因为因为一点点变动就发生自旋。 双组元统一推进技术,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等等技术。 然而即使是这款目前国内最为先进的卫星平台,对于张星扬他们现在的要求来还是有些太了。 很多设备的功率,不得不做出了一定的限制。 这也让张星扬对他们的卫星研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期待: “钟所长,大型卫星平台的研制工作,还是要不断推进。” “未来我们对于静止轨道大型卫星平台的需求会越来越多。” 实际上未来随着国家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大型卫星平台的需求会变得非常多。 无论是用于通信还是用于宇宙探测,这些卫星平台都是不可或缺的。 “大型卫星平台,我们的经验实在是太少了。” “想要发展起来,还是存在不少的困难。” 钟自新提到这个话题,也是感到很无能为力。 大型卫星平台和低轨道卫星不同,因为使用寿命更长、功率更大,卫星上的问题也就更多。 即使仅仅是卫星的散热,就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和地面之上物质丰富,散热可以通过不停地热交换进行不同。 在太空之中,尤其是在静止轨道之上,物质密度很低,想要和环境进行热交换是很困难的。 而如果不能够对卫星平台进行散热,内部的热量会不断上升堆积,最终对内部的众多精密设备产生严重的影响。 所以大型卫星平台的散热系统,必须要足够的高效,能够将卫星上设备运行过程之中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出。 这还仅仅是大型卫星平台上难点的冰山一角。 先进卫星结构设计、大功率供配电系统、先进综合电子以及大推力多模式电推进系统等等难关,都需要他们去一一攻克。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