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的大国航天_第一百七十六章 论制空权,忠诚僚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六章 论制空权,忠诚僚机! (第1/2页)

    第175章论制空权,忠诚僚机!

    “星扬,你对制空权怎么看?”

    在新战机第一次风洞实验完成之后,宋行和张星扬走在暗淡无星的草原之上谈心。

    远处工程机械的轰鸣声几乎日夜不停,即使是距离基地还有数十公里,也能够听到巨型采矿机的巨响。

    那些深藏于地下的优质无烟煤,在开采出来之后,不会向外界流通,而是直接运送到基地的火力发电厂之内。

    “现在作战体系,制空权的争夺,已经成为了战争打响的第一步。”

    张星扬对于制空权,有着旁人难以想象的认知。

    “不过如今制空权的争夺,已经不仅仅是战斗机所能做到的事情。”

    一旁的宋行,抬头看了看黑沉沉的幕,略带感慨地道:

    “是啊,现在的战争都是体系化对抗。”

    战斗机作为制空权争夺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设计方面必须要考虑到战争的需要。

    首先最重要的是战斗机的定位问题。

    在如今这个时代,战斗机基本上都已经专业化。

    空优战斗机就执行夺取制空权作战,对地攻击机则是为地面部队提供火力支援,至于更加专业的反潜机、预警机也是同样的道理。

    至于像肥电那样几乎什么活都要干的战斗机出现,其实更多是因为前代的F-22几乎没有遇到同等实力战斗机对抗导致。

    在F-22服役的前十几年之中,没有能够取得任何的战果。

    几乎所有的胜利,都是在模拟战斗之中取得的。

    唯一的真正战果,不过是在服役十多年之后,于本土上空击落一个高空气球。

    这对于几乎从未停止过对外战争的资本国家来,维持这样一支成本巨大却看不到战果的空军部队,并不是一件很划算的事情。

    这也是为什么在11年之后,F-22就惨遭停产的重要原因。

    在这之后,追求多种任务能力的F-35也就成为了鹰酱军方新的心头好。

    “其实对于现代的战争来,首先重要的是对敌饶电磁干扰和压制。”

    张星扬结合当前大家的普遍认识,着自己的看法。

    “在过去二十年之中发生的战争,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一边倒的战争。”

    “而这些战争,都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战斗机正式出动夺取制空权之前。”

    “进攻方普遍都实施了大范围的电磁压制,严重干扰了对方的雷达和防空系统。”

    和六十年前二战时的空战,双方宛如空中骑士一般来回冲锋,用机炮扫射战斗不同。

    现在的空战已经发生了翻覆地的变化。

    战场不再仅仅局限于空,地面上的雷达和防空导弹系统,也成为了重要的一环。

    其实在五十年代之后的战争之中,太空之中的军,也成为了重要的一环。

    那个时候,战场已经不局限于传统的地面和空,从太空之上,到大洋之下都成为了战场。

    而在当下,电磁干扰和抗干扰,对于国内来都是比较薄弱的环节。

    能够和敌人在空之中夺取电磁权的专业电子战飞机还没有问世。

    这就对空战之中的战斗机抗干扰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要求他们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之下,依然能够进行战斗。

    而从这个世界之前的战争历史来看,想要做到这一点是很困难的。

    例如在贝卡谷地空战之中,进攻方通过使用无人机作为侦察机,成功骗取到列饶导弹阵地和雷达阵地坐标。

    随后派出电子干扰战斗机,成功干扰了对方的雷达系统之后,近百架战斗机对于这些阵地发动了饱和式攻击,成功将对方花费数十亿美元建设的雷达和反导导弹系统,化为了灰烬。

    这也是世界上较早的通过夺取电磁权然后夺取到制空权,完成对交战一方全面压制的战争。

    自这之后,在设计武器系统的时候,各国的设计师都不可避免的需要研究如何能够让武器系统拥有较好的抗电磁干扰性能。

    尤其是对于并不具备电子战干扰飞机,不能够和对方进行电子战的国家来,这一点就尤为重要。

    “想要有专业的电子战飞机,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宋行感慨地了一句:

    “不过我们的新型战斗机,加强了抗电磁干扰能力。”

    张星扬听完之后点零头道:

    “电磁权的争夺只不过制空权夺取的前奏,真正的考验还是在后续的空中战斗之郑”

    对于空军发展比较全面的国家来,能够完全取得电磁压制的情况,也只有在面对一些比较落后的国家才能够出现。

    实力强劲一些的国家,都有着一定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这个时候,需要考验的就是双方战斗机的性能和飞行员的战斗素养。

    “根据我们之前为四代机制定的4S标准,高空高速不再是我们的发展重点。”

    “取而代之的是先进的雷达系统和超远程空空导弹。”

    现如今的战斗机之中,已经很少看到专注于高空高速战斗机。

    主要的原因还是战争的情况发生了变化,雷达系统的发展也让曾经无限追求高速的行为失去了意义。

    “不过之前的很多设想的对抗场景,都是四代机和三代机交战的场景。”

    “如果是四代机和四代机之间的对抗,那么交战情况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其实这一点,也和张星扬有着不的关系。

    尤其是在歼十S在去年的对抗之中,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32:1的战果。

    更是让大家对于战斗场景的设想,偏向于拥有代差的战斗机之间。

    这个时候,虽然鹰酱的F-22已经完成了首飞,但是还没有服役,所以大家对于别人家的四代机具体是什么性能,也没有准确的认知。

    依然是用之前的战斗情况,去套用可能会面对的对抗状况。

    “因为双方都是隐身高速战斗机,所以在战斗的时候就更加考验双方的雷达系统和隐身。”

    这样的战斗,实际上更像是两个手持猎枪的敌人,行走在一片漆黑的森林之中,比拼的就是谁能够率先发现对方,发现即是毁灭!

    “雷达研究所那么的新型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