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即将实现的载人航天(求订阅) (第2/3页)
。” “所有的火箭部件,预计在三之后都会到达酒泉发射中心的火箭总装厂。” 张星扬在之前就已经安排好了这些工作。 实际上,原本他现在应该就是在火箭制造基地安排火箭的起运工作。 只不过现在都被宋行突如其来的病倒给耽搁了。 “既然你们都制定好了计划表,那我也就不多什么了。” 孙洪涛完载人航的问题之后,转头起了航员的问题。 “航员的训练,现在怎么样了?” “他们都做好准备了吗?” 虽然目前航员的训练工作,并不归张星扬管,但是他之前也对这方面有所了解。 “航员的训练工作已经全部完成了,第一批的航员已经都做好了上的准备。” 神舟三号的载人舱,虽然在设计的时候,预计是能够搭载三名航员。 但是出于安全考虑,第一次载人航,还是只会搭载一名航员。 这样即使出现最坏的情况,火箭出现事故并且逃逸塔也不能使用的时候,也不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作为国内载人航三步走过程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航系统在这一次发射任务之中倾注了无穷的心血。 大家都希望这一次发射能够取得成功。 但是作为一个规模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得不考虑出现最坏的情况。 正如古人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你要一起回北都吗?” 在和张星扬谈完心之后,发现他并没有出现慌乱的情况之后,孙洪涛就准备回去了。 毕竟他还有很多的重要事务要处理,不可能将时间都花费在风洞基地这方面。 不过,他还是顺路邀请了一下张星扬。 因为他今还要赶回火箭制造基地,负责载人火箭的起运工作。 “不了,基地之中还有一些事情要处理。” 张星扬摇了摇头,拒绝了孙洪涛的好意。 基地之中的战斗机设计团队,虽然刚刚被张星扬安排去休息了。 但是后续的工作安排还是要规划好,不可能让他们一直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 孙洪涛的专车,碾压着草原上的风沙,离开了风洞基地。 目送对方离开之后,张星扬开始思考要如何对宋总留下的设计团队进行安排。 不过在这之前,张星扬还是要具体了解一下他们目前的工作进度。 张星扬的阅读速度堪比量子阅读,速度上限,主要受限于眼睛单位时间之内能够接受到的信息。 即使是这样,张星扬阅读完战机目前的风洞实验报告,也花费了接近一个时的时间。 才看完了堆积如山的纸质报告和不知道多少G的电子数据。 看完之后,才知道其实战机的风洞实验已经可以算作是完成了。 因为目前只剩下战斗机尾喷管对于飞行状态的影响,还没有进行试验。 但是这一部分设及到发动机的设计工作。 如果张星扬没有记错的话,负责发动机设计工作的航发研究所,目前已经完成了隐身战机的S-10发动机研发工作。 完全推力版本的S-10,采用了锯齿形尾喷管,能够大大减发动机尾部喷焰的红外特征,提升在空战之中的存活率。 并且采用了二元矢量推力技术,能够提升不少的机动性。 推力也是达到了国内史无前例的地步,178KN。 两台完全推力版本的S-10,就能够、让战机在不开加力的情况之下,推力达到三十吨以上,最大起飞重量在四十吨之上。 张星扬想完了发动机的事情,虽然知道更加先进的S-15发动机,也在紧锣密鼓的研发之中,但是应该性能指标很高,开发的难度很大,最少五年之间之内没有实装的可能。 所以对于想要尽快完成首飞的国产四代机来,指望S-15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不过,S-10发动机其实在现阶段也能够满足使用。 在了解完目前设计团队的工作进度之后,张星扬从实验室办公桌之上抽出一张A4纸,开始给他们安排接下来的工作。 张星扬并没有给他们安排一些难度极大的工作,主要还是进行一定次数的风洞实验。 目前的战机设计还是有不少能够微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