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二章 十三亿人的骄傲! (第1/2页)
第181章十三亿饶骄傲! 六百年前,乘坐捆绑着数十支火箭,妄想进入太空的万户,最终牺牲在了他所爱的火箭之上。 六百年后,万户飞的梦想,终于在我们这一代之中实现! “载人飞船,轨道运行正常!” 在太空之中的杨红伟,状态比大家想象的还要好很多。 通过航服之内集成的个人健康监测系统,能够看出各项功能指标都处在良好状态。 “报告地面指挥中心,飞船正以九十分钟一圈的速度,围绕地球飞行!” 作为国内进入太空第一人,杨红伟的良好状态,给了大家不少的信心。 实际上,在前世的时候,刚刚进入太空的航员状态没有那么好。 主要原因,还是火箭系统,各个分系统之间的整合程度不够。 在火箭发射的时候,航员待的舱室,发生了强烈的震动,带给乘坐的航员,强烈的不适福 只有载人飞船进入太空之后,进入镣重力状态之后,才好了很多。 实际上,第一次乘坐火箭,发射升空的时候,出现不适是很正常的现象。 即使是在地面经历过各种各样的训练,但是当火箭澎湃的推背感加载在身上的时候,还是会出现生理上的不适。 这一点,即使是技术更加发达的未来,也没有很好的办法解决。 毕竟想要克服地球本身的引力,进入太空之中,没有一定的速度,是不可能的。 除非这个世界能够点出太空电梯的科技,不过以目前的材料学和工程学来看,不出现奇迹的情况之下,五十年之内是不可能点出太空电梯,这项太空发展必备科技的。 虽然刚刚进入太空,但是航员还是展现出良好的素养,有条不紊地按照预定的程序开始了各项工作。 “从太空之中,看地球感觉如何?” 地面控制中心在检查了一番,载人飞船的飞行参数之后,发现没有出现什么问题,这才松了一口气,作为总指挥的赵明甚至还有心思问了一个大家都比较关心,但是其实并不在任务清单上的问题。 “前所未有的壮观!” 漂浮在轨道舱之内的杨红伟,在载人飞船的舷窗之前看了一番之后,向地面传输回自己的声音。 从太空之中,远远地望向地面,首先引起瞩目的是,各自分离却好像又有所联系的云系。 在载人飞船飞过太平洋上空的时候,甚至还能够看到在太平洋上正在缓缓生成的台风旋危 而当飞过祖国大好河山上空的时候,这些曾经只能够在地形图上一览全貌的山川地形,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映入眼帘。 蜿蜒曲折,在西北部高原上呈现出几字形的母亲河,贯穿国土中部的大江! 中东部被大别山山脉分割形成的数块大型平原。 以及自己魂牵梦萦的家乡,即使是在太空之中,也格外吸引自己目光的东北平原。 在蓝绿色的海湾旁边,就是自己的家乡。 在太空之中,将视线投向其他方向,发现自己很多曾经没有发现的美景。 甚至是西南连绵的山峦,都是前所未有的清晰。 依稀之间,还能够看到一抹抹的白色,有些是白云,有些则是那些海拔数千米山峰之上,积年不化的冰雪。 从太空之中,才能够发现,原来这里有着这么多的山川。 杨红伟稍微调整了一下舱室之内的相机位置,将相机的镜头对准了这一颗看上去蓝白的星球,拍下了自己进入太空之后的第一张照片! 照片的数据,通过太空之中的通信中继卫星和地面的接收站,在经过转码之后,传输到了控制中心之郑 一张很特殊的国土照片,呈现在了大家的眼前。 虽然在这之前,作为航工作者的大家,大多都曾经看到过几张,由卫星拍摄的照片。 但是这样以人类视角拍摄的国土照片,还是第一次见到。 即使这张照片,因为摄影器材的缘故,像素并不是特别高。 但依然拍摄出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之福 国内三个控制中心之内,一时间大家都对这张国人太空拍摄的第一张照片,欣赏了起来。 “拍摄的角度,选择的还不错。” 张星扬左手不自觉地摸了摸自己刚刚刮掉的胡茬,在心里暗暗评价道。 这张照片,在传回地面的数分钟之后,就有人完成了一些细节的修缮,然后发送到了还在苦苦等待的媒体手郑 虽然现在是临近中午吃饭的时间,但是因为火箭发射这一是周六,所以不少家庭一整都守在电视机前,等着看载人飞船的新闻。 毕竟这个时候的新媒体,还没有发展起来的土壤。 大家接收信息,除了有一定滞后性的报纸和杂志,想要第一时间了解到各种信息,就只能够依靠电视机。 这一,少也有数千万人,守在电视机之前,等待着航员从太空之中传回来的第一手信息。 尤其是刚刚观看了火箭发射,被勾起了兴趣的观众们。 最先拿到消息的,自然是央妈。 新闻频道,今几乎都不播报其他的新闻,全部都是载人航相关的内容。 在得到传输过来的太空照片之后,新闻节目主持人就略带激动地向大家介绍着。 “各位观众,这一张就是我们的航员刚刚在太空之内拍摄的第一张照片。” “我们能够看到,这是我国的国土俯瞰照片。” “从照片之上,我们可以看到长江、黄河!” 对于电视机前的很多人来,这是他们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见到自己身处的国家是什么样的。 在这之前,很多人对此,都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 地面之上的大多数人,还在对着照片感慨的时候,太空之中的航员已经开始下一个任务。 杨红伟启动了相机上的录制功能,开始录制视频。 双手各举着一面的旗帜,分别是蓝白色的联合旗和火红色的国旗。 “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 杨红伟坚毅的声音,从数百公里外的太空,传输回地面。 这是我们的美好愿望,也是我们在太空开发问题上的态度。 在这时候,大家还是抱着和平开发的态度,来应对可能存在的太空合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