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日盛昌记,晋邙同盟 (第2/2页)
苏岩直奔锦绣宫,秋太公、秋相如都在锦绣宫等候,吃一顿家宴,顺带票号的事情。 ………… 锦绣宫。 晚宴之后,苏岩和秋太公、秋相如处在一起。 苏岩原原本本的了和南吴的协议及其票号这些事情。 秋太公和秋相如早就从曦月口中得知了这些信息,票号的便利性,都能想得出来,可关于经营,脑子里面还无法整理出一条主线。 所以苏岩完这些事情,秋太公开口:“以往我们走南吴商市,携带银两确实不便,就像到嵩阳的那一次,携带十多万两到南吴购买设备材料,一箱一箱真金白银,携带不便不,还要化大价钱雇佣保镖。异地兑换,确实方便,可这如何经营,我还有点模糊。” 秋相如点头:“父亲的是,我也如此,岩儿你细一下。” 苏岩开口道:“就是典当行的升级,主要是这几个功能,存银、放贷及其异地兑换,商市大规模的发展起来,会催生很多衍生项目,比如水利,可以采取分包的这种模式,水利为例,主工程如果是父亲负责,那么衍生出来的运输、石料及其泄洪渠等,可以分包出去,这种模式的发展,会不断有新的商家冒出来,可他们不一定有足够的钱银来承包,所以针对商业发展,放贷银两的机构就要顺势而生,给这些有能力但缺钱银的商家提供贷款服务,还有就是吸收存款,将一些世家的闲银吸收进来,给他们利息。再将吸收的银两以放贷的形式投放到商市,通过一定的利息,赚取服务费用。异地兑换也是这样,按照兑换的银两数额,收取一定比例费用。这就是我设想中机构经营、生存模式。”
苏岩这样解释,秋太公、秋相如都明白了。 “也就是典当孝钱庄整合起来的一种机构!” “嗯,我的想法是太公掌舵,父亲先来经营这一块,汇票设计成传承性精神力编制封印物的这种类型,目前这一块我们只能仰仗南吴两禅寺,掌握了技术,再推广到有实力进入这个领域的乌家、赫连家、梁家等。等做到汇通南吴,苏家为主的传统典当行就要被淘汰出局。” 秋太公点头。 两个人明白经营的原理,一些细节层面的讨论理解起来便利了很多,苏岩又了一些会票、期票这样的事情。 消化吸收这些信息,随后的时间里,票号的名称也定了下来,就叫日盛昌。 斗转星移,数日一晃而过。 大梁商会城内修建了会馆,会长就是秋相如,苏岩在会馆会接见了商会各家家主,了和南吴在商市的全面合作,最惠国待遇等的这些事情,当然主要是票号。 对于秋家首先做票号,乌家、林家、梁家等自然没有意见。这些家主们知道这种业务的前景,自然也知道一开始要承受的风险,以秋家和皇室的关系,首先做票号,其实对于推动票号业务的发展,百利而无一害。 所以这些家主门纷纷表态,日盛昌的第一笔汇票生意,都要给自家来做。 等何九姑、伍十万等人进入京县的时候,第一家日盛昌记正式成立。 ………… 晋国都城西京。 日光倾城,从皇城而出的北邙大皇子隋宝看着繁华的水井巷,眯了眯眼睛。 “这条街的繁华,也不差南吴的春熙街多少。”隋宝对五仙教的副教主西门烈道。 西门烈笑了笑,开口道:“我们如今和晋国结盟,南吴也不拒绝我们的商队在下京经商,假以时日,都城那边也会有这样的商业街。” 完这番话,西门烈又道,“南宫院长了,晋国和北邙联手出兵,以梁国运河为界,东部归属我北邙,大梁、楚阳郡那边的铁矿都会落入我邙国之手。大梁就有很繁华的街道。” “你南宫仪会不会还有什么花花肠子!”隋宝问。 西门烈呵呵一笑:“无非就是以我北邙制衡大魏,晋国拿的是梁国运河以西的地界,包含运河,南宫仪看中的是梁国的商市及其商道,我觉得南宫仪是想独吞南吴商剩各求所需嘛,无所谓,等晋国发展起来,再联手晋国,拿大魏下手!” 隋宝点头。 马车继续前行,隋宝道:“要是南宫仪不,还真不知道轩辕清照、轩辕青峰和苏岩暗中有交往,而且是轩辕清照坏了北秦杀苏岩的好事,那个就像死了自家男人一样,臭着一张脸的大魏公主,真不是好东西!” 西门烈呵呵笑了一下。满脑子里面都是轩辕清照高高在上,冰冷、美艳的样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