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节 (第3/3页)
土壤上了。 洛克 尽管霍布斯是英国心理学中第一位经验主义者,可是,中年后出生的约翰洛克163-1704把这个原初的学说发展下去了,因而常被人称作“英国经验主义之父”。他也是一位政治哲学家和原型心理学家;作为后者,他极力主张与霍布斯类似的学说,然而作为前者,他却有极为不同的主张。 在社会政治体制上,他辩驳霍布斯的理论,他文采横溢地说,某些天生的权利,如自由,在人从自然状态转向社会生活的时候不应该放弃掉。他的思想体现在美国的**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中。 洛克的自由主义一部分是因为家庭的背景,一部分是由于个人的经验所致。他父亲是清教律师,还在儿童时期,洛克就知道作为少数不受欢迎的人是什么滋味。可是,后来,他因为清教徒中有很多人取得了胜利而产生了幻想,最后成了维持国王及国会之间平衡的天才的代言人,而且是全英格兰宗教宽容的倡导者不过,不能算是全英格兰,他把全英格兰分成了几等人,划有界线,分为无神论者、一位论派和穆斯林。 在牛津大学,他研究了哲学,崇拜笛卡儿的著作,可是又受到实验科学的吸引。他在牛津教了几年书,认识了伟大的化学家罗伯特玻意耳和著名的医学科学家托马斯西德纳姆并与之工作。这诱使他研究医学,并于1667年成为后来当上了莎夫茨伯里第一公爵的安东尼库伯的私人医生和总顾问。从此以后,洛克就走入政治,并在威廉和玛丽统治期间出任各种政府职位。 从他的肖像上可以看出,他有一张长脸,很严肃,我们还听说,他的确非同一般人,非常整洁,会控制自己,节俭,而且有节制。但他也是一位颇善交际的人,交了很多好朋友,还喜欢孩子。尽管从未婚娶笛卡儿、斯宾诺莎、霍布斯和17世纪其他的一些哲学家们也都终生未娶,这个现象值得做一篇博士论文-不过,他在牛津大学却是有过一场恋爱的,对此,他说:“几乎将我的理智摧残。”情事结束时,他的理智恢复了;哲学和心理学比起他再也没有经受过的这类损失还是丰富得多。 在洛克的许多著作当中,值得我们关心的是人类理智论。1670年,他和一帮朋友在他的艾克斯特之家莎夫茨伯里的家非正式地聚会,讨论剑桥一些柏拉图主义者有关上帝及永生的思想是天生的这样一个观点。洛克在人类理智论的前言“至读者的信”中讲述了这次会见: 有五六个朋友聚在我家里,讨论一个离人类的理解 十分遥远的话题,发现他们自己绕过来自各方的一些困难很快达到一致观点。我们有一阵子不知所措,对自己深感困惑的一些问题束手无策,这时,我突然想到,我们的路线走错了。在我们探索自然的本质时,我们必须理解我们自己的能力,设定我们的理解目标,或者不便处理的问题。我对大家说了这样的意见,他们都乐意地接受了。 洛克猜测,下次开会的时候,一张纸将足以包含他所要提供的单子,里面会有有关思维本身可以理解的一些精神过程。结果,他花了近20年的时间和数百页记满了各种观察和结论的纸张来解决这个问题。 他在英格兰和流亡期间,在和平年代和1688年的“光荣革命”期间写作的人类理智论最终于1690年出版了。这本书使他立即蜚声学术界。在14年时间内,这本书再版了4次,是客厅谈话的题材,而且确定了英国哲学和心理学的方向。它也使他臭名昭著。他反对天生思想,坚持认为灵魂是无法了解的思想引起了柏拉图主义者和牧师的愤怒,他们早就因为他倡导宽容而深感不快了,这次以因为他说些对无神论者有利的话而猛烈地攻击他。时间作出了公正的判决:他的人类理智论成为现代思想的主流之一,而反对者的东西已经淹没在历史的垃圾堆中了。 洛克的人类理智论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解释了我们如何获取知识,其余的部分不关我们的事。他采取跟他的先辈们不同的方式探索思维如何从知识中得来。首先,跟笛卡儿和斯宾诺莎不一样,尽管他学习过医学,他并没有去思考“我们精神的运动,或者我们**的变化”,通过这些东西,我们会得出感觉、感知、或者思想。他也没有去思考生理学是否还处在一个原始的状态,或者心理学过程是否可以在一个宏观的水平上加以考察而不管微观的情况,正如人们可以研究波浪的机械运动而不必注意构成波浪的分子的运动。 他也没有依靠正式的演绎推理,如笛卡儿和斯宾诺莎所进行的。反过来,他尽量利用当时能够得到的经验的方法来检查他自己的经验和别人的经验,包括不同年龄的孩子,问自己说出现了什么现象,以什么顺序发生,才得出了知识。他还进行了至少一次著名的实验。他先把一只手放在热水盆里,另一只放进冷水盆里,之后,再把两只手都放进一只温水盆里,这样,一只手感到热,另一只手感到冷。这说明,一种感觉起因的本质是一样客观的,可是,我们的感觉却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实质的复制品。 洛克在人类理智论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攻击天生思想的教条。笛卡儿认为,关于上帝的思想一定是天生的,因为我们没有直接地体验过上帝,对此,洛克回答说,它不可能是天生的,因为有一些人没有这样的思想。他提供了一种虔诚但是属于经验主义的变通办法:我们从“在各种创造物中体现出来的超级智慧和力量中得出上帝的概念”。也不可能有正确与错误的天生概念;历史为我们显示出来的道德判断范围是如此广泛,它们一定是通过社会的形式获取的。哪怕有些思想是万有的,如果能够找到其它一些解释,则它们也不是大生的。而且实际上,这样的解释是找得到的。他会显示出“理解在什么时候也许会具有它所有的思想”。作为证据,“我会希望每个人借重他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接着,他提出了经验主义心理学最原初的一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