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风流_第四卷 中平元年 51 谋算将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卷 中平元年 51 谋算将战 (第1/5页)

    一万多字,是不是可以求下红票了?

    ——

    颍川地处内地,位属中原,郡中大部分的地方一马平川,几无险要可言,只有几条并不太宽的河流,颍水、汝水是其中两条最长也是最大的河流颍川郡内的十七个县有十二个都是分布在颍、汝两水的沿岸颍阳即其中之一

    荀贞全军开拔,出阳翟,顺着颍水东南而下,行二十里,到了一个渡口,全军渡河,渡过颍水,继续向东南行,再走二十余里,颍阳城郭在望

    颍阳这个地方,在历史也是多次经历兵患的

    秦汉之际,汉高祖刘邦曾经攻打过这个地方,因为城中守军顽抗,在攻下城后,“屠之”本朝光武皇帝起於南阳,中兴汉室,在著名的昆阳之战前后两次路过颍阳,大批的颍阳子弟从其军,鼎鼎大名的云台二十八将中有两个都是颍阳人,一个王霸,一个祭遵

    祭遵后被封为颍阳侯到了孝章皇帝时,伏波将军马援的次子马防也曾被封为颍阳侯,食六千户一户以五人计,六千户就是三万人,由此可见,颍阳也是个大县桓帝时,跋扈将军梁冀的弟弟梁不疑也曾被封为颍阳侯

    当此波才“贼兵”四起之际,任何风吹草动都有可能会引起百姓的惊乱为了不致引得颍阳县中乱套,荀贞在县外十里处暂将军队停下,遣戏志才入城通知

    二月正春忙时,道边的田野中却几乎无人荀贞策马道上,顾望远近,扬鞭叹道:“大好春时,却因兵乱而田野中几乎不见农人去年天旱,吾郡已是歉收,今年不如去年,田中几乎无人耕种,等到秋时,怕又要闹饥荒”

    兵灾导致饥荒,饥荒反过来又助长了兵灾这是一个恶性的循环

    早上出的阳翟,行四十余里,中间又渡了一次河,此时天已傍晚

    荀贞传下令去,命各曲的士卒先就地歇息等了大约半个时辰,戏志才带着一群吏员回来了当先一吏,年约四十,大约因来得急,没乘公车,驾了辆轺车,黑绶铜印,这是六百石地方长吏的打扮,正是现任的颍阳令

    六百石位比下大夫,任免出自朝廷,荀贞只是个由郡府自行辟除的百石吏,如今虽握有数千兵权,却也不能在这位颍阳令的面前拿大,急忙从马上跳下,一边严令各曲不许妄动,一边带着荀攸、荀成、辛瑷、程偃等人迎将上去

    两边相见,互相行礼

    荀贞穿着戎装,行了个军礼,笑道:“在下郡兵曹掾荀贞,奉府君之令南下击贼,打算先在贵地驻扎一段时间,因担忧冒然入城会惊扰到城中百姓,故遣右兵曹史戏忠先入城禀报,不意竟惊动县君罪过罪过”

    颍阳令早从车上下来,长长一揖,说道:“足下之名,吾久闻之前数日阳翟之战,足下身先士卒,与贼周旋,因得以大败波才贼兵又前几天,足下在阳翟县东练兵,使颍、汝之间的贼兵不敢入阳翟一步,威震郡南,吾亦闻之今足下率部南下击贼,实乃郡南百姓之幸”

    “县君谬赞了前番阳翟之战,所以能败贼者,悉赖府君指挥之功,贞不过一个马前卒罢了”

    颍阳令望了望坐在路边休息的各曲卒,问道:“足下今至我县,不知打算停留多久?不知府君对下吏可有何交代?”

    荀贞取出一道公文递给他,说道:“我此行自带的有粮秣辎重,粮秣用完之前,不需贵县相助,至於打算在贵县停留多久,这得看贼兵的动向,现下还说不好这是府君的檄令,请县君观之”

    颍阳令恭谨地接过檄令,展开观看,看毕,说道:“府君令下吏在县外为君选一处扎营之地,不知足下对此有何要求?”

    “没甚要求,只要不依水,不低洼就行”

    军队驻营有很多忌讳,其一便是不能离水太近离水近则潮湿,潮湿则易病,不利士卒的身体健康当然,也不能离水太远太远则不利用水

    颍阳令思忖片刻,说道:“我颍阳县东有一块野地,地方开阔,离水不近也不远,正是适合荀掾要不先随我去看一看?天将晚了,若无异议,便可在那里扎营了”

    荀贞痛快应道:“好”

    他请颍阳令先行,接着传下令去,各曲士卒先后起身,跟在颍阳令的车后绕过县城,往城东而去

    荀攸跟在他的马边,瞧了眼走在前头的颍阳令,说道:“这位县令倒像是个好说话的”

    不好说话也不行此前,荀贞任北部督邮时行县到过颍阳,人未至,颍阳的贪官污吏就因惧其威而纷纷自辞颍阳的王、祭等诸大姓并在县界处相迎於他今时距那时还没有多长时间,他余威犹在,此番前来是带了两千虎贲,越发增其威势颍阳令虽是六百石的长吏,也不得不好言好语的和他说话再别说,颍水以南遍地都是黄巾,这位颍阳令早就提心吊胆,生怕黄巾军会北上犯境如今荀贞率部来到,也是在保护颍阳,他当然求之不得了

    荀贞说道:“咱们从阳翟出来,一路东南下,路上没遇到几个贼兵,也不知这颍阳周边的情况如何?走,咱们去问一问这位颍阳令”

    荀攸、戏志才应诺,与程偃、辛瑷、荀成等人簇拥着荀贞赶上颍阳令的坐车,在去往城东的路上,询问颍阳周边的情况

    这位颍阳令说道:“前些天阳翟被围的时候,也有一支贼兵来犯我颍阳,约有两三千之众,幸有城中王、祭诸姓相助,下吏又尽起县中吏、卒,与贼苦战了多日,终於得保城池未失当波才大败之后,这股贼兵也随之退走了”

    “退去了何方?”

    “渡过颍水向南去了想来,大约是去和波才会师了”

    “现在城外乡中可还有贼兵余党?”

    “城外十里之内,下吏可保没有贼兵余党,十里之外就不敢保证了因为县中吏、卒少,刚刚只够城防,并无余力去远处的乡中巡查”

    “颍阳东北不远是颍阴,东南不远是临颍此两县情形如何?”

    “之前,临颍也遭到过一股贼兵的攻袭,波才败退后,这股贼兵也退过颍水南下了颍阴倒是不曾闻有大股贼兵进犯”

    荀贞对戏志才、荀攸说道:“按照计划,我部要在颍阳屯驻一段时间,等安顿下来之后,从明天开始,令各曲军卒分去远处各乡,乡中若有贼兵余党,务必要清剿干净一则,权当是大战前的练兵,二来,争取把本县和临颍、颍阴两县连成一片,以作为我部稳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