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风流_第四卷 中平元年 80 擒贼先擒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卷 中平元年 80 擒贼先擒王 (第3/4页)

卿、文谦、仲业,你们觉得阿褒说得对么?”

    许仲没甚意见,只点了点头。文聘皱着眉头,费劲思考,没有表态。乐进说道:“小人愚见,阿褒所言有对的部分,但似也有不对的地方。”

    “噢?此话怎讲?”

    “阿褒的这番分析和对策是立足在‘波才已败’的基础和事实上,的确,波才之所以覆败,很大的原因是他没能打下阳翟,被君击退了,可换个思路来看,若他打下了阳翟呢?”

    “若他打下阳翟?”

    “正如阿褒所言,阳翟乃颍川郡治,颍川泰半的郡兵都在阳翟,太守、郡朝的吏员们也全在阳翟,阳翟一下,则全郡基本上就没有抵抗的力量了。”

    “文谦的意思是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乐进品味了这两句诗一下,说道,“我正是此意,只要阳翟一下,则全郡易得!”

    刘邓哼了声,说道:“阳翟有荀君坐镇,又岂是波才能打下的?”

    高素插了句嘴,说道:“虽说当时阳翟有荀君率领我等坚守,但要打下阳翟其实也不难。”

    荀贞来了兴趣,笑问道:“子绣有何妙计?”

    “我说了你可别生气。”

    “不生气,你且言来。”

    “要我是波才,我会遣派一支精锐去颍阴,把荀君的家人、族人全都擒来,放到城下,逼荀君献城。”

    荀贞怔了一怔,心道:“波才若真使出此计,我还真不好办。”波才若真把他的家人、族人擒来,逼他投降,首先投降他是肯定不会的,其次眼睁睁看着家人、族人被波才杀死,这滋味却也不好受。他失笑说道:“幸亏波才未用子绣此计!”

    得了荀贞一“赞”,高素洋洋自得。

    要说起来,诸将之中也只有他能想得出此计。许仲、江禽、刘邓等是游侠的出身,不屑用此下流毒计,乐进、文聘是深受儒家影响的读书人,也不容易想到去用此计,只有高素,没读过书,也不是游侠,为了能打胜仗还真是什么手段都用得出来。

    见高素得了称赞,刘邓也想得一声赞,绞尽脑汁,眼前一亮,想到了一策,兴奋得霍然起身,拍打树干,大声说道:“荀君,小人以为波才从开始就错了!”

    “‘从开始就错了’?”

    “不错!在得知马元义被车裂、朝廷捕拿天下太平道的渠帅时,他就不该从阳翟逃走!”

    文聘奇道:“不该逃走?阿邓的意思是说,他该留下等死么?”

    “甚么等死!当然不是。”

    “那是何意?”

    “若我是波才,我当时就会召集叛党在阳翟起事,至不济也要在阳翟城内砍杀一番,攻一攻太守府,如能把郡府里的诸吏杀了,就算暂时打不下阳翟,也方便以后攻城。”

    波才从阳翟逃走时,刘邓正在波才身边做荀贞的内应,对当时波才的情况,於在场诸人之中,他是最为了解的一个。“召集叛党在阳翟起事,至不济也要在阳翟城内砍杀一番”,听起来莽撞,但当时太守府对波才造反之事基本还不知情,波才真要这么“蛮干”的话,没准儿还真有几分成功的可能性。

    荀贞哈哈大笑,说道:“郡人称我乳虎,阿邓,你才是一只猛虎啊!真有虎胆也。”

    院外有人敲门,门塾里的苍头出来打开了院门。荀贞收起笑声,脸上还带着笑,向门口看去,一个青襦绿裙、神色仓急的女子站在门口,却是迟婢。

    ……

    院中诸人停下了讨论,齐齐望向她。

    迟婢大概没有想到荀贞的院中会有这么多人,被这群虎狼之士一看,怔了一怔,登时面上飞红,见荀贞起身相迎,立在院门口略微犹豫了片刻,不但没有进入院中,反而又退后了几步,在院外等荀贞近前。这是迟婢头次单独来找荀贞,荀贞颇是奇怪,随即心头一跳,想起了上次在张直家中鸿门宴时她给的提醒,想道:“莫不是?”快步走过去,在院门口站定。

    院门外有台阶,荀贞在院门口站,迟婢比他低了一个台阶。

    荀贞看到她额头上汗水涔涔,鼻中嗅到点点芳香,目光由上而下定在她的美颜上,余光波及处,瞥见了她光洁的脖颈和鼓囊囊的胸前。

    “荀君,你家宾客今儿早上是不是在路上碰上了贱妾夫君的兄长?”迟婢没在意到荀贞的目光,见他来到自家身前,顾不上高素、刘邓、乐进、文聘等人的眼神了,急不可耐地低声说道。

    院外的街上空荡荡的,没有人,一人多高的松柏长在近午的阳光下,翠绿生辉。路上绿树,眼前美人儿,鼻中芳香,荀贞定住心神,答道:“是啊,怎么了?”

    迟婢说道:“贱妾夫兄刚才回家,面上甚是不快,脸上犹有泪痕,我夫君问他怎么了,他说在街上被你的宾客侮辱,因将此事哭诉告与了张直,张直答应他要报复你!”

    却原来费畅今儿早上是去张直家的,结果在路上被刘邓、高素折辱,正如狗被打了之后会对主人诉苦一样,他将此事哭诉给了张直知晓。

    张直勃然大怒。

    刘邓、高素折辱费畅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张直早前设了个鸿门宴,意图在宴席上羞辱荀贞,张直本就没把荀贞放在眼里,要是换个别人,黄巾兵起后,荀贞掌了兵权,身先士卒、浴血奋战,保全了阳翟,得到了赫赫的威名,可能会和荀贞化干戈为玉帛,但张直不是这样的人,当“贼乱”之时,为了身家性命,他可以不找荀贞的麻烦,但当“贼乱”过后,他跋扈的纨绔本色便又流露出来,不但流露出来,且因为荀贞在“贼乱”中的出色表现,他更是又嫉又恨,所以在听过费畅的哭诉后,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怎么报复回去。

    荀贞在“贼乱”中立下了大功,皇甫嵩、朱俊来前,阳翟之所以能得以保全都是他的功劳,可“这点功劳”在张直的眼中真不算什么,他的从父张让是什么人?天子呼为“阿父”,有多少高官大吏,名士党人都栽在了张让的手中?比起那些高官名士,一个小小的荀家子算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