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_第七十一章 贾、林、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一章 贾、林、薛! (第2/3页)

刮目相看。林黛玉眨眨眼,竟然不知道兄长的哄人的本事如此见长。

    这番话,借着水姨的心意点她,可比干巴巴的让她注意身体强多了。

    他,不会背着我,偷偷找人请教了吧?

    黛玉想到这个,就抿着唇线道:“兄长,你可不要学坏哦。”

    最近贾琏在林家的表现,算是好好给林黛玉上了一课。这个小姑娘,心中实在不好评价表哥的做派,只好当起哑巴和尚。只是听说了那些花花绿绿的世界,少女的见识到底跟之前不一样。

    这两个人的脑袋凑到一起,中间又夹着一个林珏,另一边又是林氏夫妇在一一道别,倒把贾琏衬托的跟个客人一样。他闲着也是无聊,只好把视线在陈恒跟黛玉身上猛瞧。

    meimei这番话,让陈恒听的糊涂。见贾琏看过来,索性也板起脸,轻斥道:“说什么胡话。”他转身朝着信达招招手,从对方手中拿过早就准备的东西,“你这次生辰是赶不上了,这些礼物就提前送给你。这次,可别念叨我没送东西。”

    林黛玉一听,心中已是升起欢喜。再看着对方的倦色,又有些心疼道:“我又不是不回来,最多也就一两个月。兄长,你等我回来再给也是一样的。”

    我信你这话就有鬼了,陈恒假装没听到,自顾自说道。

    “主要是赶巧。前几日有空,我就出门转转,想给你找些合心意的东西。结果,还真让我碰着它。”

    陈恒提着被黑布盖着的木笼,又当着林meimei的面掀起一角,只见一只小狸花猫正躺在笼子里睡觉。

    “我也想不到送什么。”陈恒坦然解释道,“店家说它母亲脾气温和,从没有伤人。我看它还喜欢捉些飞虫,性子也是活泼的很。觉得合适,就给你买来了。”

    黛玉从兄长手中接过木笼,倒有些不舍得交给旁人,只默默站着,听着陈恒继续唠叨,“养猫的事项,我已经写在书中。你记得跟雪雁一起看。养的时候,可得小心些。”

    从怀中拿出一个书袋一封信,陈恒见黛玉抱着木笼不撒手,索性就交给雪雁。“该说的话,都在信里了。”他又着重点了句,“路上……注意安全。”

    “兄长,舍不得啊?”黛玉的嘴角勾出弧线,她抱着木笼不敢乱动,只笑着探了探头,“放心吧,玉儿一定速去速回。”

    陈恒也不置可否,只看着一起长大小meimei,无奈叮嘱道:“要是碰上什么难事、烦心事。若是解决不了,就写信告诉我。”

    “知道啦。”林黛玉笑着点头,她瞄了面前的兄长一眼。又赶忙移开视线,正巧就看到林家的下人,一箱一箱的往船上搬东西。

    风吹动浪涛,潮声阵阵响动之际。

    见江风催送客,之前还一直点头的女孩突然笑道:“要走了呢。”

    离别的情绪,就这样在两人之间升起。二月微寒的风,从缝隙中穿过他们的衣角。

    林黛玉这才惊觉,从陈恒来到扬州开始,这是他们之间第一次,要分别这么久。

    “嗯。”陈恒点点头。

    “兄长,等我回来。”

    “好。”

    林珏在旁看了半天,瞧着这两人总算是说完话,才凑上来想要看一看木笼里的小猫。结果,手才刚伸出去,就被jiejie直接拍飞。

    “大哥。”林珏也很是无语,冲着陈恒就开始叫屈,“不行,你也得送我只猫才行。”

    “好好好,知道了。”陈恒还来不及多安慰,跟贾氏谈好事情的林如海,就出声对众人说道:“时间差不多了,也别耽误其他游人上船吧。”

    贾氏此行坐的是官船,为了躲避他人挤压冲撞,林如海也是无奈暂时清出码头。

    他们家难得回一趟京师,要带过去的东西实在太多。

    可这样不免给其他人造成不便,作为父母官的林如海,心里也是催促着妻女赶紧出发。

    贾氏又叮嘱对方几句,示意林如海照顾好身体,才带着依依不舍的黛玉走上官船。

    陈恒手里握着林meimei临行前给的书袋,一直注视着官船消失在碧波中,才跟林如海一起打道回府。

    “回去别忘记温习功课。”

    “嗯,伯父也是,在河堤上巡视,注意安全。”

    …………

    …………

    回到家后,陈恒照例准备开始读书。只是在这之前,他将林黛玉交给自己的书袋打开,取出其中的物件,准备坐在位置上慢慢看。

    最上面的是林meimei手写的话本,纸张不厚,陈恒却看的很仔细。这个故事倒也简单,概括的讲。

    说的是一个贫民家的女儿,因受天灾所害,无奈卖身在国公府中,被主人家百般苛责。最后设计逃出国公府,在城外被农家子搭救,养育了一个考中状元的儿子。

    这个故事看上去普通,只是架不住黛玉优秀的文风,读起来倒让人朗朗上口。何况看黛玉在文末的注释,应该只是初稿,还未彻底定型。

    “兄长,我不便去水姨的灵堂,只能麻烦你替我把这份稿件烧给水姨。meimei曾跟水姨说过,写出来的话本,第一个要让她看到。”

    是这样啊,陈恒心中已有数,他之前就猜测这个话本的原型是水姨。只是以他阅书多年的视角来看,这个故事还少些起承转合。

    不过作为黛玉的出道作,已经十分优秀。而且时下的文坛,肯以女性为主要角色展开的话本。除了他的那本《蜀山群侠传》,真的只有黛玉这本作品,算是一片空白区域。

    加之,又有黛玉的文学底子摆在这里,陈恒还是很看好这本话本的前景。

    他放下话本,又拆开meimei写的信。只见上面写着一篇短文,用潇湘子的名义,写了一个在京师受尽压迫的女人,如何一路逃难到扬州,最终病死的文章。

    光看文风与遣词,这篇短文比起话本,倒是朴实犀利许多。

    陈恒光看这个写法就猜到,黛玉是想将它发到报铺上。

    往后一看,果然如此。

    “此文,还请兄长帮meimei发到报铺去。”

    陈恒又将文章翻到前夜,只盯着黛玉最后一句总结短句:“生命如花凋落,飘落在纸上变成文章。”

    如此偏白话的语句,像极了陈恒的文风。

    他们两人一起读书长大,林黛玉在写文章时,其风格也跟陈恒极为相近。

    关于这一点的利弊,陈恒当初跟她讨论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