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_第七十三章 混账、孽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三章 混账、孽障! (第1/3页)

    第153章混账孽障!

    如宝似玉的男孩往前几步,放眼一看,就是满目花团锦簇的盛景。今日贾府众女为了迎接贵客,都是盛装打扮。本就姣好的面容,如今更是活色生香。

    ‘一点绿’又往前几步,就见到老祖宗的左右手各坐着两位生人,贾宝玉俱是不识。先看向左侧,见是位模样跟自家人颇为相似的夫人,知道她必然是自己的姑姑。

    “姑妈。”

    贾宝玉上前规规矩矩行礼,他在这方面挑不出什么毛病。

    老太太跟王夫人都是亲自教导过,在这方面大家都是放心的。

    贾敏见他礼数周全,又是自己的亲侄儿。心中虽是有些膈应王夫人,可还是笑着冲他点头。

    如此又见过薛姨妈后,贾宝玉就凑到平儿为他搬来的木凳上。

    按往常来说,他的位置向来是在贾老太太身边。

    可今日,太太身边左一个亲女儿,右一个外孙女。就那么一张软榻,怎么还坐得下他。

    不过贾宝玉也不着恼,他所坐的位置正在黛玉跟宝钗之间。

    右边这一处,坐着的都是家中晚辈。只因黛玉、宝钗初来乍到,三春才将两位贵客让在前头。

    贾宝玉才坐下,就忍不住左顾右盼。

    身侧二美都有倾国之色,即使是在这开满鲜花的堂内,也叫人一眼看出不同来,说是群芳之冠也不为过。

    黛玉见这位表哥探头探脑,如此痴痴傻傻的模样,实在叫人好笑。忍不住抬起手帕遮住嘴角,她如今的性子,本就有些活泼。又有母亲、外祖母在身旁护着,胆气到底是比宝钗这个外客放开些。

    贾宝玉见此,就提着木凳往前挤了挤,将身子凑到黛玉跟前,只端详片刻,就忍不住跟老祖宗说道:“这meimei,我曾见过。”

    老太太听到此话,亦是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她?”

    自从贾敏出嫁前跟王夫人大吵一架,在京的那几年纵有偶尔回娘家时,也是一次未把黛玉带来。莫说是宝玉,便是连老太太也没见过黛玉。

    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她,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也未尝不可。”

    这话听着,到叫人实在不好评价。贾敏只微皱眉头,旁的不说,就宝玉的年龄,已经不能当小孩子看待。

    自古还有男女七岁不同席之礼,他一个十二、三岁的年纪,跟女子说话如此亲昵可不是个正理。

    念在今日是亲戚们见面,贾敏心中稍作思索,就将眉眼舒展开。

    果然,贾老太太也在旁说道:“更好,更好,若如此,你们兄妹间,更相和睦了。”

    贾宝玉听到此话,心里越发高兴。他照着往日在家的习惯,凑到黛玉身边问:“meimei可曾读过书?”

    这话真是说到黛玉的兴趣上,林家本就是书香门第,她又是去学堂中念过书。先不说谢氏的学识是何等优秀,光她一品夫人的见识,也是远超常人。

    “略读过一些。”林黛玉此话已是自谦,她在看书上,向来是陈恒看过一本,她就跟着看一本。若这还说略读,那真是要羞煞旁人。

    贾宝玉听到很是高兴,觉得自己碰上一个知己雅人。连忙追问林黛玉读过什么,正想抱着起个话头的心思。林黛玉见他一再追问,也只好说了些经史子集的名字。

    贾宝玉心中暗想,这可坏了菜了,怎么好好的神仙meimei,也爱此等人间俗物。

    受贾政的威逼胁迫,他不爱这些书,也不想在这上面多费唇舌,就把话题绕到表妹的尊名上。

    黛玉才说了名,他又追问起对方的表字。

    此举已经十分不妥,贾敏只听的皱眉头。

    都说待字闺中,这个词的意思是说女子出嫁前,才会由家中长辈取个表字。

    若娘家没有人通文墨,等嫁出去后由丈夫亲自取一个,也是闺房乐趣。

    但无论怎么说,对未出阁的女子询问表字,那都是失礼至极,是在打他们林家的家风颜面。

    贾敏的双目一亮,在女儿说出‘没有’二字后,正要敲打敲打这个侄儿。

    贾老太太已经出声打着圆场:“尽说些有的没的,快倒杯茶给我。”

    让老母亲这么一护,贾敏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她对贾老太太对视一眼,后者对女儿眨眨眼,显然是希望宝贝女儿不看僧面看佛面。

    可贾敏已经忍下,宝玉却是上赶着出主意,想要当众显摆自己的学识。

    他平日在后宅,所见所遇都是笑脸好语。自小除了贾政,再没人跟他说过半句重话。

    贾宝玉原以为天下的女人,都是这般凡事依着自己,将他捧在心尖尖上。便大着胆子道:“我送meimei一妙字,如何?”

    这话,真叫不是话。贾敏听的极欲抓狂,正要出口训斥。林黛玉已经伶俐道:“不妥不妥,爹爹早先就跟我说过,他已替我想好一个极好的表字。如今表哥再想一个,到时候是听爹爹的,还是听表哥的。”

    众人已经看出贾敏的神色,可又碍于贾宝玉在家中就是个‘宝贝’,谁也不敢多出声。

    唯独王熙凤出言解围:“那肯定是要听姑丈的,他是当朝探花,文采学识自然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