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章 谢谢你 (第2/3页)
黄文东身上自然也继承这股草莽之气,他是个敢在关键时刻下大注的人。 如今李卞在扬州正缺人,他的想法倒比冯朱更果决些。只要搭上顾载庸这条路子,以后还用担心什么府衙的人? 直接跟孙大圣一样,跳出五行外,岂不快哉万分。 ………… ………… 陈恒回到家时,顾氏正拉着家里的女人,说着白日城西的热闹。他凑过去当了会乖儿,跟在母亲身边听了几句闲话,只等着吃过晚饭才起身回屋。 他受封氏所托,要在扬州城里替她们家找间住所。 屋子倒不用多大,只要独栋小楼即可。方便她们母女关上门,过自己的日子。 考虑到对方身上的银子不多,又要兼顾环境安全。陈恒拿出最近几期的报纸,跟信达一起俯在桌上翻找。 扬州城内,房价最便宜的就是城东。此处虽然人流密布,可有身份的贵人,都受不了这份市井的吵闹。 城北有府衙,空出的宅子不多。城中靠南是一片大户人家的居所,胜在少人离保障湖也近,此地太贵,更不用细瞧。而城西的大开荒后,又多了贡院、匹练坊等地,租金反倒比城东还要贵一些。 兄弟两人不时圈出报纸上关于城东的租房信息,偶尔交流着甄家母女的未来。 “二哥,现在让她们去匹练坊,会不会迟了?我看二伯母的意思,她们那几处的工坊,都已经不招人了。”信达想着刚刚顾氏说的话,总觉得封氏的门路有些难。 “这个好安排,府衙那边接办此事的主簿,之前跟我们一起在城外救灾,算是有些交情。到时候找他拜托一下,应该能解决。真要不行,我也有其他办法。” 陈恒摇摇头,从旁拿过油灯,又往面前的报纸凑了凑,“你来看看,这处屋子怎么样?” 信达凑上来,他最近在外面跑的时间,比陈恒还要多些。一看到地段标注,在脑中想了想这房的位置,连忙否道,“二哥,这东家的风评极不好,上次的租客听说就是处不下去,才气的搬走。” “还有这回事?”陈恒也不着恼,耐心道,“继续看,继续看。” 两人正忙碌着,心情颇好的顾氏推门开走进来,她手里端着两碗鸡汤,才进屋就嚷嚷道,“我说你们兄弟俩,吃完饭就不见人,躲在房间里鬼鬼祟祟的干啥。” “娘,我们在找屋子呢。”见是一家之主过来,陈恒赶忙从位置上站起来,上前接过顾氏手中的碗。 小碗里,黄灿灿的鸡汤飘着香气。顾氏考虑到孩子们还小,没加什么补身子的佐料。只是陈恒最近学习太过刻苦,才让顾氏意识到该给孩子炖碗鸡汤。 她对着孩子们问,“好好的看它做什么,你又要买宅子了?” 陈恒哭笑不得,喝过一口,连忙解释道,“娘,哪能啊,儿子我又不是捞到什么金矿。”他将封氏的事情大致给顾氏一说,后者听的很是触动,当即拍板道。 “我说你们还费啥劲,我们隔壁邻居家正愁着找租客,你不知道?” “这……我确实不知道。” 陈恒也是茫然,去年下雪时,他还在楼上看邻居家里扫雪,怎么突然就要搬了? “他们家的孩子,马上就到读书的年纪。索性找亲戚凑了钱,去城西那边买了处新宅子。”顾氏往旁边的位置一坐,盯着两个小毛头喝完鸡汤,才一边收碗一边继续道。 “那套院子,小是小了些。不过给你说的母女住,倒是合适的很。他们家要价也不高,左右只是租出去,以后还要收回来给孩子用。 只想找些爱干净的清白人,别糟蹋了自家的地儿。家里的东西也是配齐的,不过损坏要照价赔偿。” 陈恒听的不住点头,若真是如此,那就再好不过。他之前买宅子时,就看过那栋院子。要不是实在小了些,他也是心动的很。 当时邻居家,就有卖房搬去城西的打算,没想到耽搁到现在也没卖出去。 ………… ………… 从顾氏那处得了信,陈恒不敢耽搁。 第二日一早,就出门堵在邻居家门口。趁着对方出门买早点,两家人约定好一会看房的时间。 陈恒马不停蹄的赶去客栈请来封氏,甄家三人抵达后,对这栋房子都极为满意。只是十分担忧价格的,深怕身上的银两不够。 原先的主人姓柳,说话虽有些扬州本地人的傲慢,可对着孤儿寡母也使不出脾气。又有陈恒、陈丐山这俩个邻居在旁看着,只说了几句小心东西,在价格上又磨上半天,才最终同意签了文书。 眼见替孙子办好一件事,陈丐山在旁笑得乐不可支。他最近的日子,真是无聊透了。 婆娘跟几个儿媳,都去城西的织坊街找了营生。两个儿子都有店铺在忙,孙子、孙女亦有各自的事情。 只剩下这个空巢小老头,每日早起给家里人做做饭,送送孙子们去林府上课。一天下来,除了吃饭、睡觉。再难找到什么乐子。 “大爷,刚刚实在有劳。”封氏收好文书,还是不敢相信,自己能用这么低的价格租下院子,连忙朝着陈丐山答谢。 刚才若不是七十岁的陈丐山,在旁张着一副大嗓门叭叭叭,姓柳的房东怎么可能轻易答应。 陈丐山十分得意的看了一眼宝贝孙子,像是在炫耀‘你看爷爷厉害吧’,又朝着封氏摆手道:“以后都是邻里街坊,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