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_第五十七章 星辰低于眼,众生入云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七章 星辰低于眼,众生入云深。 (第2/3页)

德,也可为一代圣君了?”

    “非也。”陈恒劝诫道,“君子论迹不论心。臣只说此事上,曹孟德有仁君之象。可做人就跟写文章一样,一两处精彩,人皆有之。可要从一而终,一以贯之,只有少数人能做到。”

    看着面前刚刚立下大功的臣子,李贽又语气莫名道:“若朕执意要杀呢?”

    “臣不才,愿为陛下刀斧手。”陈恒一反常态,直接请命道。

    这下,李贽终于憋不住。拍案大笑道:“怎么,素有青天大老爷之美誉的陈持行,也要助纣为虐吗?我以为你要学一学山中高士,弃官不做呢。”

    这话说的诛心,陈恒却丝毫不怕,只沉稳应对道。

    “非也,臣愿替陛下一展仁德,刀下留人。”

    陈恒答得,也叫一个直言不讳。

    李贽愣了片刻,良久,才伸手点着陈恒,作笑道:“派你外放,倒是走对了。比之前更有风骨,说话、做事也更有自己的底气。”

    刚刚站直身的陈恒,不得不再次弯腰感恩道,“臣幸得君恩,一思一行当以陛下为重。”

    “罢了罢了。”李贽摆摆手,颇为无奈道,“坏了谁的名声,也不能坏了你的。”

    眼前这人,可是自己将来要留给太子的宰辅之臣。岂能拿着陈恒好不容易积累的名声,替自己背这口黑锅。

    “说说你的赏赐吧。”李贽突然转过话题,“你这次功劳甚重,说吧,你想让朕赏你什么?”

    怎么突然就把话说到我身上了?陈恒呆了呆,有些心虚的看向韦应宏,赶紧懂事道:“臣不敢……”

    “知道你不敢说。”李贽也知道当着自己的面,这位状元郎难做出什么宠臣之举。

    索性问道,“朕不妨问的直接些,你是想回京师,还是继续待在松江?”

    听到这话,陈恒马上陷入思考。李贽却摆摆手,直接道:“不急,你先回去好好想想。这次难得回京,你就先在京师陪朕过个年。”

    见李贽留下商议的余地,陈恒赶忙起身谢过。他知道李贽跟韦应宏有要事商议,更是不敢久待,连忙起身告辞。

    出宫的这条路,他是被夏守忠送出来的。

    继戴权注定陪葬帝陵后,对方加封大太监的时间,指日可待。

    一路上,陈恒多以‘公公’称呼夏守忠。

    夏公公倒是个妙人,嘴上说着不敢当,微妙的表情倒是看出几分志得意满。

    两人走出好远的路,临到分别时,夏公公才鬼使神差道:“陈大人接下来可是要去晋王府?”

    怎么我的行程,连你也知道?陈恒眨眨眼,只好点点头。

    他清楚,夏守忠选择这个时候起话头,必然是有些事要交由他转达。

    夏守忠笑眯眯的看向状元郎,神神叨叨道:“这几日陛下叫小人多看看书,免得误了宫中的大事。小人不才,有幸看到一句‘树高而冠林,鸟成则翼飞’。

    小人才疏学浅,不知此句深意,还请状元郎解答一二,免得陛下考教,反落个难堪来。”

    这没什么不好回答的,陈恒想了想,只照着话的本意解释一二。夏守忠含笑听到最后,又一再谢过陈恒的提点,才补充一句:“劳陈大人替小人向殿下问安。”

    李贽身边的亲近人如此说,陈恒只好应酬下来。

    其后再无诸事,临到午门口,上了王府的马车,陈恒一路畅通无阻的来到王府门口,就见到皇太孙李俊早早等在此处。

    …………

    …………

    两人并肩走入王府时,李俊捡着宫内的事情,开了个话头。

    “跟皇爷爷谈的如何?”

    陈恒寻着一些能说的小事,说了个一半。

    李俊正值年少,逐渐长成的身子下,是不停冒出的个人意志。可惜太子和陛下尚未发现此事,甚少聆听李俊的心思。

    此刻自己几句闲话,就能得到陈恒的回应,李俊内心实在高兴的很。

    他拉着陈恒站在门口,悄声道:“父王正在跟曹大人商量事情,你一会进去说话留心些。”

    曹大人?那位翰林院的钉子户?在朝廷养望数年的曹廷受曹大人,怎么会突然来到晋王府?

    陈恒很是诧异这个消息。

    “他曾经给父王当过一段时间的先生。”李俊推门之际,将这份人际关系悄悄告诉陈恒。

    这是他的有意卖好,毕竟这个消息等陈恒回去,从林大人处也能得知。

    陈恒谢过李俊的提点,快步走入大堂。就见李贤和曹廷受一同坐在圆桌前,桌上摆着瓜果点心等物,菜样没那么精致,很是寻常普通。

    这样的招待方式,看来曹大人跟太子的关系非同一般啊。陈恒心中有了判断,来到李贤面前给两人一起行礼。

    “持行快坐。”李贤甚是热情,直接将陈恒拉在自己右手侧,与左边的曹大人面对面落座。

    这位老大人还是自己乡试的主考官呢,陈恒岂敢托大。坐下后,就当起老实巴交的和尚。

    李贤问一句他才答一句,对曹廷受更是恭敬有加。

    李贤特意召陈恒来,自然不只是为了关心一介文官的安危。话题饶了半圈,李贤果然问起临敬殿的事情。

    李贤的理由也很能说服人,他担心李贽的暴脾气,会大开杀戒,导致朝局动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