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 温州府的百姓救了你一命 (第2/2页)
道给糊弄过去了。 赵荣臻转头:“仁远伯都把话说到了这份上了,下官还能继续隐瞒么。” “我赵荣臻也不是什么不到黄河不死心的人,事已至此,没什么好说的了,这几日在温州府的巡查,的确都是我安排的。” 否认的时候很果断,承认的时候也很干脆。 苏璟对于这个赵荣臻,是真心觉得厉害。 “赵大人,既然这样,那我就说说看你这么安排的目的,若是错了,还请更正。” 苏璟淡淡道:“将我的思路引到永嘉米行,然后顺理成章的知道孟知府小舅子的事情,而不久前,孟知府刚刚对我行贿,这事怕是赵大人也清楚。” “有了这两层关系,我自然不可能不怀疑永嘉米行,派人调查那是显而易见的。” “至于调查的结果,想必赵大人应该也有所预料,目的么,便是为了扳倒孟松,我说的对么。” 苏璟一番话说完,杯子里的水正好凉了,咕嘟一口直接闷了。 赵荣臻看向苏璟,由衷道:“仁远伯所说半点不差,赵荣臻佩服!” 苏璟立刻摇头道:“不,赵大人,我看穿这件事不算什么,因为你做的很刻意,应该是料想到我会看穿的吧。” “果然是什么都瞒不过仁远伯,的确如此,毕竟时间仓促,只能做到如此了。” 赵荣臻叹息道,似乎还是对自己所做的事情不太满意。 苏璟看向赵荣臻道:“赵大人,不用这般妄自菲薄,这么短的时间,还有诸多的突发情况,能安排成这样,已经是非常厉害了。” “我们来的突然,孟大人找我找的突然,行贿更是突然,一切事情都在变故中发展,还要为难赵大人这般cao作,真的相当可以了。” 苏璟并未恭维赵荣臻,这事整体来说,已经做的非常漂亮了。 孟松这人,真的属于比较蠢的范畴。 “仁远伯既然看穿了,那今日来,想必是有什么要告诉赵某的吧。” 赵荣臻盯着苏璟,缓缓问道。 这时候气氛已经变得相当的紧张了,再没有了之前的轻松。
苏璟笑道:“不着急,我现在还是想知道赵大人这么做的原因,凭赵大人的手段,扳倒孟知府,想必有很多的办法,为何偏偏要绕这么大一个圈子?” 赵荣臻这等心思算计,以孟松的蠢笨脑袋,想来也只能被玩弄其中。 苏璟有些想不明白,赵荣臻这么麻烦是为了做什么。 “这个原因很重要吗?” 赵荣臻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反问道。 “很重要!” 就在这时,大门外,朱标的声音响起,他直接迈步走进了院内。 这临行前一晚苏璟来找赵荣臻夜谈,自然是不可能撇下朱标的。 “下官拜见太子殿下!” 赵荣臻立刻朝着朱标下跪行礼。 朱标淡淡道:“起来吧,赵荣臻,你先回答本太子的问题。” “是,殿下。” 赵荣臻立刻说道,态度那是相当的恭敬。 “下官只是想借太子殿下之手,将这孟松除去,这样一来,下官不会牵扯其中,也能继续在温州府为官。” 赵荣臻的回答,着实有些令人意外。 苏璟和朱标对视一眼,朱标说道:“赵荣臻,你也参与了孟松贪腐的事情?” 想要置身事外,不涉其中,朱标能想到的就是赵荣臻也参与了。 赵荣臻低着头:“是,下官的确参与了其中,故而不敢直接揭发孟松,只能用这般曲折手段,以太子殿下查出孟松之问题,从而让孟松伏法,同时下官以保全孟松家人为条件,可换取孟松不将下官供出。” 这个解释一出来,倒是所有的疑问都自洽了。 赵荣臻这波复杂cao作,到这里是真的说明白了为什么。 但仅仅只是为什么这么cao作的缘由,其根本是什么,赵荣臻还没说。 “赵大人,我观你并不是什么奢靡享受之辈,对待下属是尽心尽职,治理百姓那是仁德有功,家中更是只有一人,父母已亡,无妻无子,你这样的人,不会告诉我你喜欢贪腐吧。” 苏璟语气平缓的说道。 基于这些条件的了解,苏璟是不太相信赵荣臻是一个贪腐之官员。 但他偏偏又参与到了孟松贪腐的行径之中。 这实在是怪异。 赵荣臻依旧低着头,对于苏璟的问题,一言不发。 “赵荣臻,你为何不答?” 朱标厉声道。 赵荣臻这才开口道:“下官以为,事已成,辩解没有任何意义,故而不答。” “赵荣臻,你还真是一人做事一人当,什么都不说,是想为你的下属开脱吧。” 苏璟突然说道。 这话一出,赵荣臻立刻抬起头:“仁远伯,所有事情,皆是我赵荣臻一人所为,他们只是被我利用,小六何等心性,我想仁远伯也知道的。” 都到了这个时候,赵荣臻竟然还在护着下属,苏璟也是十分的意外。 “那你便说出个子丑寅卯来,你觉得说了没意义,那你也不想想,为什么太子殿下今日要来,现在这院子里,除了我们三人,可再无其他人了。” 苏璟略微点拨了一下赵荣臻。 直接办了赵荣臻肯定是可以的,但太子这么晚了,没带人过来,那事情就没公开,没公开就有转圜的余地。 苏璟相信,以赵荣臻的脑子,还是能反应过来的。 果然,苏璟这么一说,赵荣臻当即看向朱标,有些不可置信道:“太子殿下,您真的要饶赵荣臻一命吗?” 按照大明律法,赵荣臻很清楚自己扯到贪腐案里,必然是要杀头的。 但是没想到,这会竟然还有这样的变故。 如此大罪,太子朱标竟然还能够法外开恩,给自己解释活命的机会。 赵荣臻是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朱标冷冷道:“赵荣臻,本太子不是不通情理之人,温州府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祥和,这些都是本太子看在眼里的。” “与其说是本太子饶你一命,不如说是温州府的百姓救了你一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