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从赵王雍开始_第一百二十四章 时代的落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四章 时代的落幕 (第2/2页)

愿战,而是已经不能战了,老家被偷、粮草被劫、外加三晋那喋喋不休地咒言,秦军将士的士气已经十分萎靡了。正月二十三,秦国正式同三晋签订休战盟书,其上条约大概为:秦国赔付魏国辎重粮草二十万石、韩国二十万石、赵国十万石,分十年支付。同时割还占领魏国的蒲坂、令狐、陕城及河外之地,割还韩国的卢氏、武遂及河外之地,同时将本属于魏国的上郡‘转让’赵国,以公子稷入邯郸以为质子。嬴稷原本是要去燕国当人质的,然而此时的秦国已经顾不得那般多了。谁让燕国是弱者,若真有实力找秦国讨要,便来吧。其实就算是秦国不割让,秦军显然也是守不住了!被攻破不过是旬日的功夫。而今秦国的防守线只能向西移,移至洛水的西岸。对于这个结果三晋是满意的,辎重钱财倒是附属,重要的是河外之地!三晋没有再进一步的咄咄逼人。毕竟突破关隘和消灭关中政权,本身虽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但突破关隘并不等于马上就可以消灭关中政权,两者之间还有很大差距的。昔年的晋国和后来的魏国,便长时间盘踞在河西阴晋地区,甚至后来的魏国全面占据了昔日梁国的土地,彻底对秦国呈压制状态,然而也并没有消灭的了秦国。不过掌握了河西之地,便相当于攥紧了对秦作战的主动权。为了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赵国战死牺牲的儿郎便有两万余,相反轻伤、重伤的倒是不多,因为受伤的士卒似乎根本熬不过这场残酷的寒冬。牺牲了血的的代价,才换来了最后的胜利。赵雍自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弑杀之君,但这个年代就是这般,今日你不灭他国,他国便灭你。明明都是华夏的儿郎,却,赵雍不禁轻叹一声。上郡十五县,这块让赵雍日思夜想的土地,而今终于是到手了!此外秦国以公子稷入赵为质。秦王想必也是看得出赵国扩张的野心,想借质子来缓和与赵国的关系。等等!赵雍猛然再度展开盟书,目光死死的盯着上面的名字……公子稷,莫非便是后来的昭襄王?那他的母亲岂非是……赵雍心中突然萌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不过此时的嬴稷应该还是个娃娃。…………联军依旧驻扎在函谷关前,准备等待秦国完成土地交割再行撤军。毕竟往日被秦军欺骗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负责交接上郡的官吏、军队,赵雍已经传命从晋阳派出。而赵雍却是准备先一步归返邯郸了,函谷关前的赵军暂时交给了大司马肥义统帅。十月离家,而今已是二月初,归家之日怕是要到三月。秋去春来,又到了一年万物复苏的日子,邯郸的女儿们现在又在做着何事呢?胜利的捷报应该已经送到邯郸去了吧,希望那香娇玉嫩的佳人们不再跪在神前暗自神伤。卧在乘舆内的赵雍,从怀中取出几张丝帛,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地娟秀字体。邯郸设有司务官职,便是专门收发信件、家书的地方,华夏列国也大都有此职,只是职称名不同罢了。这个时代信息传播的不便,花销更是极为昂贵。但还是有面向平民、远距离沟通信息的手段,譬如年关将至前魏卒陶安和亥收到的家书便是通过司务信使来传递的。以赵雍的地位,当然不用遵守这些世俗的规矩。信的整篇看起来都很平淡,其上不过是姬瑶的日常叙述,但从其中不难看出她的思念和相思之情。因为她每过月余便会送出一封帛信。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什么紧急的军情。赵雍看着那些娟秀的字体,心里忽然有些急,恨不得立刻飞回邯郸。…………魏都大梁,魏王宫。耄耋之年的魏王蓥,披散着白发,气喘吁吁地仰躺在寝宫的王榻之上。身侧的太子魏嗣,眼中早已涌满了泪水,手中捧着的帛书,向父王禀报着前线的大捷。他知道自己的父王已经到了最后的时日了。“父王,函谷关大捷,魏军胜了!秦国将割还我魏国的河西八城!”魏嗣高声道。魏蓥用力地侧过头,嘴角喃喃道:“嗣儿,寡人命途将至……临了还能听到故土复还的消息,寡人……甚慰……”“父王,切莫生悲意!从列国而来的名医这几日便可至大梁……”魏嗣急忙道。魏蓥艰难地抬起手,似乎想抓住什么,魏嗣急忙将手伸了过去。“天下有大势,人亦有大势。寡人的大势已去,恐怕不能再留了……”魏蓥嗡动着嘴道:“嗣儿,须知天下大势,或为或无为,当为之日,汝切莫迟疑……该住手时切莫恋战。”魏嗣趴在地上,双手紧紧攥着那双枯槁地手掌。他咬着牙不让自己哭出声来。他知道自己的父王在向自己交代临终之言。魏蓥又喘了几口粗气,恢复了些精神,才继续道:“今日秦国虽败,但其虎狼之心不止,往后从势不成,汝……汝该屈膝弯腰之时切莫硬撑……寡人这一生饱经忧患,经历了许多变故,但就是因为好面子。寡人撑得魏国好苦啊……”魏蓥的眼角也涌出了几滴老泪。“寡人不在了,汝以后要学会应变,刚柔并济,方可在当世存国、强国!”魏蓥手掌猛地挣脱了魏嗣的束缚,朝着虚无的空气抓去:“魏国啊!寡人的江山啊!寡人的魏国啊……”话音未落,手掌骤然滑落!“父王!”“大王!”呜咽地悲戚声,响彻整个大梁城!……这位首先打破旧有礼制敢于称王的大魏王,这位熬死秦、韩、赵、楚、两代人的大魏王。这个年轻时也曾统领千军万马,做过一番掀天揭地的事业的大魏王!魏王蓥在位五十一年薨逝于魏王宫,谥号‘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