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三章 聆听万物 (第1/2页)
从水猴子开始成神起于微末第二百四十三章聆听万物大泽上观光的游船,街边叫卖的小贩,书馆里雷鸣一样的掌声。 梁渠靠在无人经过的小巷墙下,闭上眼,听力扩张出去。 无数种声音在他脑海里唱起大戏,一道道信息跃然纸上。 “上饶埠那个来回游的人看不到了。” “听说有人数过数,他来回游了一千回!水里泡有好几天!” “一千回?怪怪,咱们上饶埠到平阳埠,走水路得十七八里地吧,一千回,那不是一万七八千里?铁打的都游化了吧?” “人家是武师大人,跟咱们不一样。” “有啥不一样,得罪梁爷,照样要跟在屁股后面吃屁!” 两位“生机勃发”的年轻人从巷口走过,身体带着些许“疲惫”。 一位左脚无力,是个“跛脚”,另一位落地沉闷,是个“微驼背”。 行经巷口,淡淡的鱼腥味飘散过来,梁渠又听到阵阵“浪潮声”。 夜半出船,清晨回来的两位年轻渔民? “明天晚上宵禁,早些回去歇息,今后得早上出船捕鱼,希望能有個好收成。” 话语声远去。 梁渠睁开眼,从巷中探出头。 两个穿着麻短衫的年轻人提着鱼篓,一个左脚低,一个背稍弯,与他“听”到的别无二致。 “听说青石街上要开娼馆,就开在原来的青瓦巷旁边,那可离我家不远,伤风败俗的东西,不会带坏我家孩子吧。” “不是娼馆,我记得说是青楼,听曲的地方,和娼馆不一样。” 又两位行人路过,给出的信息与先前两位渔夫截然不同。 发出的脚步中并不带着草鞋与石板剐蹭的粗糙声,更“富贵”,“生气”弱上一截却同样不少,年龄不大,其中一位“脾弱”,经常忧虑,生气? 做生意的两位中年人? “哪不一样,正经姑娘会出来唱曲?话本故事看多了你?卖艺不卖身? 这东西就不该开在镇上,应当离得远远的,伤风败俗的东西。 我说,咱们去找乡老商量商量吧,瞧瞧能不能让那娼馆换个地方,当真是离得太近,影响不好……” “乡老不一定能劝动,不如让乡老去求梁爷,梁爷面子大,咱老义兴人不能让烂糟东西坏咱们镇的风气!” “对对对,去找乡老,抵制歪风邪气!” 我? 梁渠往外瞧一眼,两位身穿淡蓝色锦服的中年人步履缓慢,验证了他猜想。 真没想到,镇上开出一家娼馆的选址都能与他扯上关系。 不过娼馆要开在什么地方,他能劝得住? 锤炼耳识法,不能闭门造车,陆陆续续走过几位行人,让梁渠对《耳识法》的运用愈发纯熟。 等什么时候能百分百成功,耳识就到了小成。 倘若更进一步,无需特地使用练为本能,那就到了大成地步。 再往上,便是能听到信息多少的区别。 在巷子中待上小半个时辰,听过上百位路人的“信息”,梁渠略有所获,走出巷子打道回府。 途径某条鱼巷,一道异样的声音闯进“听觉”范围内。 梁渠脚步一顿,侧过头去。 “你这白鲢鱼鳃都发了暗,眼睛一圈也瘪了下去,一点水分没有,以为我是种地的不会挑鱼?三个铜板!” 鱼摊前,中年人与渔夫讨价还价,指着摊位上的鱼数落缺点。 摊主张开五根手指,寸步不让。 “三斤六两重的大鱼,少说吃三顿,五个铜板!” “三顿?瞧不见天上太阳多辣?两时辰就得臭,我去腌得费多少盐?顶多两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