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3章:今夕何年见大蛇,岁月斑驳写古今(二合一大章) (第2/5页)
于修行一事即使无法实践,但却有独到见解在身,何不论道一番? 故,叶秦盘于对面,蛇头颔首,“但说无妨。” 左慈目光落向了远方,青山万重,他的神情却是有些怅然,摸了摸胡须道: “我少时修道,研习炼丹之术,明五经,兼通星纬,明六甲,可是却一直不得要领,无法真正踏入道门,不知是何缘故。” 后世多传左慈有神通,能役使鬼神,由此可见夸大其实,实际上左慈也只是个一心想要求道的普通人。 事实上他到现在都没有求道成功,后世也没有明确记载,只留下几句语焉不详的话,倒是野史有各种传闻。 看着眼前的老者,神情有些执拗,他一心向道,才会寻访名山,想要求得机缘。 所以才会在见到叶秦之际,并无害怕之心,反而觉得格外神异,甚至主动与之交谈,只为寻找那虚无缥缈的“道”。 以左慈的才能,若是入世的话,凭借自身本领,学富五车,必定封候拜将不在话下。 可是他所求的从来不是这些身外之物。 叶秦知道是什么原因,却又有心不忍打击,斟酌片刻才开口。 “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也。” “三盗既宜,三才既安。” “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而神,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 话音落地,凉亭寂然,双方谁都没有在开口。 沉默无声的蔓延在两者当中,刹那之间,似乎就连时间也定格。 叶秦自己都陷入到了回忆当中,这些话对他影响极其深远,也由此开启了修炼的道路。 甚至,他至今都想不明白,自己当初刚重生之际,到底在哪里听说过这几句话? 而现如今,不管是不是因为左慈的原因来到此地,两人之间都有段因果,或许从他拿起那尊鼎的时候,有些东西就早有天注定。 善缘便会结下善果,反之也是亦然。 不论古今何时相聚,因缘际会无视时空岁月。 所以,叶秦不仅仅是告知左慈,同样也是提醒自己勿忘初心,内心也颇有触动。 “此话吾知,但作何解?” “万物有灵,人为灵长……” 叶秦拿出自己的修行经验进行讲解,与之论道。 左慈听的有些入迷,起初有些不解,随后便是复杂,再者便陷入了沉思当中。 周围万籁俱静,不闻虫鸣鸟叫。 山川有灵,似乎也不想打扰两人,林间的风也放慢了脚步,树影轻轻摇晃,在凉亭外落下不规则的影子。 随即山林当中的一切都安静下来。 风停,云止。 也不知过了多久,左慈才幽幽的叹了口气,安静的画卷里面才重新注入了活力。 湛蓝的天空下,白云悠悠飘荡,奇峰险峻当中,恍若连接着苍穹的天柱,显得这里如同仙境,美轮美奂。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人为万物之灵长,却食五谷杂粮,在尘世轮回,早已失去灵性,难怪我始终无法得道” 左慈喃喃自语,他深深看了一眼叶秦,眼中似有了悟。 动物是自然的宠儿,与生俱来就有生存的本能,虽有灵,却无智。 可眼前的蛇类明显不同,足以证明他的不凡。 “神蛇不凡,今日之话,令我醍醐灌顶,尊上,请受我一拜。” 左慈对叶秦的称呼从生灵已经上升到了神蛇。 能够说出这样的话,不仅仅代表他灵智极高,甚至可能已经踏入了修炼之道,而非凡论道亦是让左慈受益良多。 左慈缓缓起身,双手作揖,郑重的朝着叶秦行礼。 叶秦也同样点头,算是对左慈的回礼。 左慈微微叹气,“若谓人禀正性,不同凡物,皇天赋命,无有彼此。” 上天是公平的,从不会厚此薄彼,赋予了人类的智慧,但是却抽走了身上的灵性。 左慈感慨颇深,看来叶秦这番话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原本以为无法入道是因为天资愚钝,曾一度懊悔,更是刻苦钻研不敢松懈,如今看来却是天生桎梏,并非人力所能够扭转。” 得知其中奥妙之后,左慈并没有轻言放弃或者沮丧,眼眸中反而变得更加坚毅。 “先前我就有所感,是以天地之炁无能所用,如今神蛇一言,更是解我之惑,如今此路不通,我便另寻出路。” “凡夫俗子不外是,但若超凡脱俗可得道乎?” 难怪左慈能够名留青史,单是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就已经超出常人许多。 寻常人到了这个年纪,大概会觉得失败无法再来。 但是左慈不同,能够豪气万丈说出“此路不通,另寻出路”由此可见心中豁达,非常人所能比拟。 “我一直研习丹药,试想若是有种丹药能够令人突破红尘桎梏还有枷锁,岂不是能够原地飞升!” 左慈越说越激动,精神抖擞,看起来完全不像是这个年龄段的老人。 难怪史书曾有记载,说是左慈活了几百岁。 虽是夸张,但也可见这老头精气神饱满,远超凡俗。 原本左慈就有这种想法,如今听到叶秦的话后更是确定,人因为本身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