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六章 秦良玉出山(求追订月票) (第2/3页)
致了他们全面倒向李献忠。 毕竟李献忠只是要他们的银子,张献忠不但要他们的银子土地,还要他们的脑袋! 辽东军自南下以来还是第一次受到士绅们的主动欢迎! 不过目前湖广的形势却不太乐观,张献忠的大西军有三十五万之众声势浩大。 李献忠在武昌两个月暗兵不动,一是他需要观察江南的情况,万一江南引发出兵变,他还要及时回师。 所以他此时不能陷入同大西军的混战中,以免将来不能及时抽身。 二是他将精力放在了敌人守卫薄弱的湖南,先斩断张献忠从湖广南下的通道,避免其流窜到江西甚至是广西一带,祸害这些地方。 这两个月以来毛文龙的3万大军先后收复宝庆、永州、常德、岳州等地,几乎将张献忠的势力赶出了湖南。 6月20日毛文龙在岳州九溪卫大败张文秀所部,歼灭了大西军的两万余精锐,而后一路北上占领了石门、公安、宜都等地,逼近了湖广重镇江陵。 迫使张可望不得不从武昌前线撤军,回防江陵,以避免明军趁势打过长江,威胁他们的后方。 而与此同时左良玉也率领2万人从庐州、安庆一带攻入湖广,一举收复了黄州府。 张定国敏锐的察觉到了气氛不对。 虽然明军在武昌前线并没有大的动作,只是凭借其水师的优势不断炮击汉阳,消耗自己的有生力量。 但是明军已经开始在他的侧翼运动了,虽然距离武昌还很远,但是他明显感受到了压力。 还有就是明军的水师过于强大,在长江沿岸交战,大西军根本就没有胜算。 所以张定国决定放弃汉阳,退守德安府。 不过此时大西皇帝张献忠已经亲自来到承天府坐镇。 承天府也就是原来的安陆州,嘉靖皇帝在安陆一飞冲天之后,这里也改名变成了承天府。 它位于江陵同武昌之间。 这也是张献忠选择坐镇承天府的原因,两边都可以兼顾到。 张文秀在岳州折损了2万主力后,大西军仍然有33万人马。 其中张能奇率5万人驻守四川复地,战败的张文秀率3万人驻守夔州扼住入川的咽喉。 “曹cao”罗汝才率领3万人驻守在襄阳, 张可望同张定国各率领6万人分别驻守江陵同攻略武昌。 张献忠本人亲率10万大军坐镇承天府。 在收到了张定国撤离汉阳,退守德安的请求后,张献忠开始犹豫了起来。 他说道:“张国师,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张角自从向张献忠献了《分田策》这个大杀招后,就被张献忠封为了国师。 不过张献忠同李自成不同,他这人疑心很重,几乎不相信谋士。 要不是张角的“分田策”确实对他有大用,估计连这个唯一的谋士他也不会留。 张角知道张献忠的疑心重,所以他得正话反说,于是说道:“镇西侯一直在前线同明军对峙,应该了解情况。从目前来看,明军的确已经开始向江陵、武昌等地推进了。” “退守德安还是比较稳妥的办法!” 此时的张献忠一言不发,退守德安,这一幕有些似曾相识啊。 去年他就是仓皇从武昌城撤退,被曹文诏的骑兵一路死缠烂打,差点就脱不了身。 要不是张可望主动引开追兵,估计如今也就没有他这个大西皇帝了。 正在张献忠犹豫之际,突然军士来报镇东侯到了。 张可望不是在江陵驻防吗,他怎么来了? 只见张可望说道:“参见父皇,儿臣此来乃是为了汉阳之事!” “三弟是不是要求放弃汉阳?” 张献忠说道:“定国的确是有这个意思!” 张可望说道:“此事万万不可,如今长江北岸仍在我大西的控制之下。左良玉虽然占据黄州,他手下总共不过2万人马,不至于威胁到三弟的侧翼!” “可若是我们主动放弃汉阳,那么明军便会趁势大举渡过长江。” “一旦武昌没有了牵制,明军的战船便会顺江而下,攻取江陵。届时德安同江陵都会受到明军的攻击,我们将面临着全面崩溃的风险!” “此时坚守汉阳才是上策,孩儿建议增兵汉阳!” 站在张可望的角度,他的分析也没有错,张定国一撤退,他的江陵就危险了。 如今他们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所以最终还是得要张献忠自己来拿主意! 张角作为情报司的卧底,当然是希望将张献忠的主力吸引在武昌一带。 若是让他跑回了四川,想要消灭他就更不容易了! 他说道:“启禀陛下,我大西在湖广同李献忠决战,李自成的大顺总不能隔岸观火吧!” “微臣愿去洛阳说服李自成发兵威胁凤阳,这样一来李献忠定然难以兼顾!” 张可望也说道:“国师所言极是,若是李自成能出兵,我们守住湖广的胜算将会大大增加!” 湖广是张献忠发迹的地方,你要他直接舍弃,他自然是舍不得。 尤其是襄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