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马六甲大海战(求追订月票) (第2/2页)
多艘战船,其中沉没了七八艘。 不过此时联合舰队并没有沮丧,相反德雷克显得十分兴奋。 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老将,他不会看不清形势,即便是自己可以开炮了,但火力上联合舰队依旧吃亏。 他兴奋自然是另有原因的。 郑芝龙发现此时对面联合舰队中的大型战船速度逐渐降了下来,不少小型的船只出现在了最前方。 看来这帮欧洲人是准备用火船了。 此战之前陛下曾经反复同自己说起过1588年那场英国同西班牙人的大海战,当时的英国人就是利用了火船,给西班牙的“无敌舰队”造成了重创。 如今的联合舰队中也有不少英国人,看来今天他们是准备故技重施了。 此时数十艘携带着火油的小船已经被点燃了,他们仗着顺风的优势迅速向华夏舰队驶去。 如此大规模的舰队对决,华夏的舰队想要迅速散开躲避这些火船的确是相当不容易。 即便是他们可以调转船头改变航向也必然会遭到联合舰队战舰的炮击,最终损失惨重。 当年英国人就是凭借这一战术,重创了不可一世的西班牙人。 不过此时郑芝龙并没有惊慌,而是打出旗语,让各舰展开队形,从容击沉这些火船。 此前华夏舰队已经演练过多次击沉火船了。 火船的战术可以在几十年前的确取得了巨大的战果。 但当时西班牙人的舰队中火炮的数量很少,最多也就一二十门,而且有相当数量的辅助船。 可如今华夏的舰队中多是好几层甲板上百门火炮的炮舰。 即便是800吨的新型盖伦船也有88门18磅膛线炮。 此外随着火炮技术的发展,现在无论是火炮的威力还是射程都较当年有了巨大的进步。 很显然这种火船战术已经过时了。 随着华夏水师的万炮起名,越来越多的火船,被炮火击中,许多船更是直接被炸的粉碎。 海面上到处都是燃烧的火船残骸同挣扎的水手。 不过此时已经没有人能顾得上他们了,双方都进入了彼此的射程。
伴随着隆隆的火炮声,到处都是中弹着火的战船。 随着战斗的持续,华夏战船火炮数量多,威力大的优势显现出来了。 尤其是4艘风帆战列舰,凭借着自己航速快火力强大的优势,可以很快击沉一艘千吨以上的巨舰。 经过了一个半时辰的激战后,华夏舰队损失了22艘战船,其中包括4艘1200吨的大型战船。 联合舰队这里则足足损失了83艘战船,其中包括12艘千吨以上的大型战船。 4艘巨型盖伦船,虽然没有沉没但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重创。 很明显联合舰队的战败已成定局了。 位于舰队外侧的英国船只,看到情况不妙率先脱离战场。 随着50多艘英国船的撤离,使得荷兰人数量上的优势也已经荡然无存了。 郑芝龙没有理会逃跑的英国人,而是命令华夏水师继续围剿荷兰人。 德雷克知道再打下去,荷兰东印度公司可就完蛋了。 于是他利用自己的旗舰阿姆斯特丹号吸引华夏的风帆战列舰,命令其他船只自行撤离。 面对四散而逃的荷兰船,郑芝龙也只能下令先追击大型船。 最终四艘荷兰人的巨型盖伦帆船,被击沉3艘,最后一艘则是被华夏水师堵在了巴达维亚的港口之中。 尽管此时荷兰人在巴达维亚还有棱堡以及不少炮台,不过面华夏人的32磅炮,他们知道坚持不了太久。 既然打不过那就只有谈判了。 这个重任只能交给此前去北京同华夏谈判的普特曼斯了。 由于献上了郁金香,如今的普特曼斯已经变成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二号人物了。 这种城下之盟,荷兰人自然是要大出血的。 临危受命的普特曼斯只得亲自来到勃固港,向华夏皇帝李献忠乞和了。 华夏扩张的步子迈的实在是有些大,无论是财力还是人力其实都有些跟不上了。 李献忠固然可以自己抢了巴达维亚,将整个荷属东印度群岛吞下。 但是这样一来,同欧洲的贸易必然会中断,对华夏的财政影响极大。 毕竟现在华夏的商队还没有打开同欧洲的直接贸易,还是要依靠荷兰人进行中转贸易。 而且其他欧洲国家很可能抱团针对华夏。 最终李献忠还是决定放荷兰人一马。 荷兰割让马来半岛以及苏门答腊岛,并且赔偿华夏1000万荷兰盾,相当于白银390万两。 华夏释放所有的荷兰俘虏,并且允许荷兰人将自己的财产带到巴达维亚。 华夏继续同荷兰保持贸易关系,此前双方达成的贸易协定不变。 华夏增开马六甲同勃固两个商港,荷兰允许华夏的商船停靠荷兰巴达维亚以及开普敦等地。 虽然荷兰人的损失很大,但好歹没有被赶出东南亚,并且保留了同华夏贸易的权利。 当然了,李献忠不会放过同荷兰狼狈为jianian的英国。 华夏的战舰很快就开到了印度东海岸的加尔各答以及马德拉斯等地。 印度东印度公司,最终被迫割让了加尔各答,以及赔偿华夏400万荷兰盾。 得到加尔各答后,华夏顺便打通了从缅甸到加尔各答的陆上通道,将印度的东北部划到了华夏的版图。 毕竟印度这只“大肥羊”,李献忠不能让英国人给独吞了。 如今的印度内陆仍然是莫卧儿帝国,沿海地区则是由葡萄牙、英国同华夏三家共同瓜分。 其中葡萄牙控制着印度的西海岸,英国控制东南海岸,华夏控制东北部。 解决完了同荷兰人已经英国人的纠纷后,已经十一月了,李献忠便启程回京师了。 至于中南半岛上的最后两颗钉子暹罗同老挝,李献忠则是将他们留给李定国同孙传庭了。 相信最多半年后,整个中南半岛就会全部成为华夏的领土。 感谢各位书友月票、推荐票、追订支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