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四章 巴格达绞rou机(求追订月票) (第1/3页)
开局萨尔浒,翻盘难度有点大正文卷第一百八十四章巴格达绞rou机萨菲王朝毕竟也是一个强大的集权王朝,尽管遭到了华夏同奥斯曼两大帝国的全力夹击,但其国内残存的军队仍然有十万之众。 不过大部分人马都被奥斯曼人围困在巴格达,萨菲皇帝本人在阿巴丹以及巴士拉地区能够聚集的兵力只有3万余人。 此时他很清楚,华夏同奥斯曼帝国一定是结成了攻守同盟,前来瓜分波斯帝国。 如今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势力已经被华夏逐出了波斯湾,萨菲王朝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想要同时对付两个庞大的帝国是不可能的。 萨菲必须要先想办法稳住其中的一个,才有可能击败另一个。 华夏的主力在攻克了伊斯法罕之后,并没有对自己进行穷追猛打,这让萨菲看到了一丝希望。 当然了,华夏人可没有这么好心。 萨菲并不清楚两国瓜分波斯帝国是以伊斯法罕为界的,他觉得华夏人此时应该是想坐山观虎斗,好坐收渔翁之利。 于是他派出了使者前往伊斯法罕,请求同华夏帝国休战。 这个要求自然是遭到了李世祖的拒绝,没有好处他凭啥要放波斯帝国一马? 至于萨菲提出的将波斯东部割让给华夏帝国,这些地盘已经是自己吃进嘴里的rou了。 萨菲凭啥用已经属于自己的东西来同自己做交易? 此时波斯使者也很清楚,不拿出一点实际的好处,华夏人恐怕不会放过他们。 最后他提出用波斯帝国的宝藏换取华夏的罢兵。 萨菲逃出伊斯法罕的时候十分仓促,自然不可能将府库中的财宝全都带走。 他便将大批的黄金珠宝藏在了皇宫的密室之中。 原本这笔财富是其复国的资本,但现在只能用来收买华夏人了。 这批黄金珠宝可是历代波斯皇室的珍藏,其中甚至还包含了大量的古波斯大流克金币。 郑森兴奋地说道:“没想到传说中的波斯王宝藏居然落到了我们手里,这些古波斯金币有两千年的历史了,这些金银器的价值远远超过其本身,如果单看金银价值,这笔宝藏估值在400万华夏银币左右;若是当做艺术品,其价值不下1000万银币。” 李世祖没有想到萨菲居然留下了这么大一笔宝藏,如今卢象升也在伊斯法罕,这个消息肯定是瞒不住朝廷的。 这笔钱最后还是得乖乖上缴国库。 可惜自己的老丈人沙·贾汗是个情痴,将莫卧儿帝国的财富全都用来修泰姬陵了。 不然自己的手头也不至于如此拮据。 华夏同奥斯曼之间有盟约在手,李世祖自然是不可能同波斯人签订啥《互不侵犯条约》。 不过本着收钱办事的原则,他还是口头承诺不会继续向西进攻波斯人。 毕竟根据签订的盟约,华夏军队此时也确实不适合再越过伊斯法罕西进了,剩下的波斯地盘是奥斯曼人的。 所以自己这也不算是违约。 穆拉德四世想吃下这些地盘,还是得靠奥斯曼人自己打下来。 公元762年7月30日,阿拉伯帝国的曼苏尔哈里发下令开始建造巴格达城,作为阿巴斯王朝的新都城。 这座坐落在底格里斯河右岸的新都城被称为“和平城”。 它是一座圆形的城市,内城和外城都由砖砌成。 外城有一道深壕,内城之中则修建了一座禁城,城高30米。 三道城墙各有等距离的四道门,有四条大街从中心区辐射而出,像车轮的辐条一一样,射向帝国的各个角落。 三道城墙如同三个同心圆,它们的圆心就是哈里发的官殿。 巴格达城有三分之一的城墙高度超过24米,可以说是一座异常坚固的城池。 巴格达的波斯人装备了大量英国东印度公司提供的西洋火炮,除了普通的18磅炮外,还有24磅的重型加农炮。 尽管奥斯曼人的星月军团同样装备了大量的火炮。 但足足上百门先进的西洋火炮,再配合巴格达高大的城墙,使得奥斯曼人只能望城兴叹。 两个多月的激战,虽然也对巴格达的外城造成了不小的破坏,但是城墙的主体并没有被摧毁。 波斯人硬是凭借着火枪同火炮将奥斯曼的星月军团打的没了脾气。 于是愤怒奥斯曼苏丹穆拉德四世下令从伊斯坦布尔调来“乌尔班巨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