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3 绝望 (第2/2页)
/br> 如此计算二千人攻三千人守,冷兵器时代三千民壮也足以抵挡二千最强敌人了。可惜这时已经为冷热兵器混用时代,即便是由明军攻打只要有三千斤火炮攻下此城三五日也足以完成了。 为什么原因乃是日军火炮本来就比不上明军,火铳方面明军鸟铳远一些力量小一点,日军火铳正相反所以差距不大或互有优势。 可那乃是日军主力,放这里火炮根本没有,火枪也极少,怎么可能抵挡二千明军攻打。何况常洵的武装武器与战术都比这时代高了一级,只是对方自信最好还欢迎他们自信,此前还放弃了攻打某个镇守府的。 为什么如此乃是常洵认为愈为日水军主力所在愈要削弱,还有外面的种子岛加屋久岛完全可以成立一个基地的,比如今后封邓子龙为伯爵封地就这二岛或一岛。 当然这方面常洵此时并不多考虑,第一步乃是逼侵朝日军投降并付出代价。之后再考虑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族崛起的问题,到时再插手也不迟。 当然这个计划常洵此时不可能透露的,施悌他们此时只记住常洵让他们尽量削弱这里。还有此时的行动乃是第一阶段的终战,肯定要尽力一些的。 而且对方觉得有把握在施悌他们看来镇守府的城墙还不如大明小县城呢,有什么难度。几千乡兵郡兵无炮只有几百条火绳枪加几倍也没什么关系,因此次日仍然没有攻打而是继续扫荡剩下来的地方先将一些小地方打了下来。
第三天空闲一些的明军帮助截住南北两头,陆战大队只是带了一些小火炮先逼近到四五米的城墙一百多米地点,然后用工兵铲挖出半沟半土墙结构。 如此施工简单又可防备意外,再说枪架土墙上配合封锁对面垛口才不会时间久了手抖。等土墙完成士兵就位对面看好戏的日军就倒了大霉,随着小号一响接着枪声陆续响起一下死伤了好几十个。 至于他们自己作死也情有可原,因为他们的火绳枪射程只有五六十米,因此估计对方远一些也有限,那么对方为什么挖沟筑土墙不也好奇怪吗? 这就是认知问题,后世人连小孩都知道别说视线内不安全,在大后方也可能突然落下一颗炸弹。可认知认知需要有才能认才能知,之前火铳射程都差不多正是如此他们怎可能料到对方同样火铳会远一倍。 这一来不仅死伤好几十人,也让士兵生出如此厉害怎么守城的恐惧。为什么恐惧很简单因为他们这时连拚命的资格也没有,城墙确实可以保护他们可这时也限制住了他们。 如陆地上远处干不过还可以拚命冲锋的,大不了前面的人死去一排二排后面的人还有机会。当然如此想的日军依然犯了经验主义毛病,不知道对方的火枪比他们的火铳射程更远射速也更快。 被火枪封锁的城墙已经彻底成了盲人加失去了三米外的反击力,成为盲人乃是无法从垛口向外望一眼。那就是火枪比弓箭更厉害之处,如弓箭头突然一闪出弓手根本来不及拉弦,一直拉满弦力气再大也坚持不了多久。 弩手就好许多可上弦太久对弩并不好外,对方有弓弩双方还可以斗智斗勇斗技巧的。可这时根本斗不了只是单方面虐杀外,火枪一直瞄准着飞行速度也比箭支快了许多,因此有些人还用老经验想探头看看虚实的都送了命。 连贴着墙角斜视的人没打死也会被子弹击碎砖屑溅伤的,因此进入火枪封锁阶段第一轮杀伤了好几十人,后面因为要想反击对方过来的士兵甚至只是想看一眼又杀伤了好几十人后,城墙上的日军一下成了盲人,只能听声音向外抛一些檑木石头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