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福王_0153 尾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153 尾声 (第2/2页)

且这些士兵、工匠对常洵最感激崇拜,其他军队长官叛变士兵盲目跟从,这些人不会的。

    何况对他们的教育常洵也是放了爱国忠君思想,保护人民就是保护父母兄弟的思想,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回报国家给予优厚待遇。有这样的教育加这时代的人早熟,常洵来这里只要让他们列队自己检验时鼓励几句就可以了。

    在淡水就这些,接下来常洵去了鸡笼。在鸡笼有保密度较高的冶炼厂、纺织厂等,还有常洵在大员岛的住所也建造在这里只是勉强完成土地平整,真正住宅还没有开始。

    本来常洵会在这里住几年,这时有些不好说。但他考虑一下觉得整个区域平整出来也不容易,虽说这时有变数也不妨缩小规模建一个高级招待所也是有需要的。

    因此常洵让这工地负责人先将围墙等基础先建造起来,具体建设等修改了设计再说。自己本来会住若干年的王宫建设如此处理了常洵先去看了冶炼厂,先去那里乃是那里看起来有一点现代化气氛。

    即便是后世乡村工厂还是偏僻落后地方才可能残余水平,可高炉还是雄壮一些。此时已经在建造第四号高炉,按照常洵小步快跑每一个高炉都修改完善一点原则,这个高炉年产量在一万吨左右了。

    只是其它方面还好说,没有蒸汽机让鼓风与上料提升变得笨拙与费人力了。当然与年产几十吨这时代最好的冲天炉比这高炉它的二倍工人,只有百分之一而已。

    还有这高炉焦炭消耗预计只有二吨多,与佛钢苏钢用木炭比燃料成本只有对方几分之一。还有此时这里生产已经低碳钢为主了,当然驼锅机一成功肯定也要扩大生铁产量的。

    但这里这个冶炼厂不论人力成本、燃料成本、其它成本都远低于同行,只有质量远高于同行。还有在常洵看来仍然是有些乱糟糟加刺鼻味道又灰尘比较多,但同行中这里如花园一样了。

    那乃是烟囱高了,又采用旁通喷水技术回收了大部分粉尘,还收获了一些硫酸之类。虽说铁矿石中硫含量并不多,但每个高炉每年消耗以万吨计的,回收下来的硫酸还是有点的。

    当然以增加的成本而言这方面不大合算的,但这里生产的钢铁成本足够低了,这个小钱不必计较的。何况常洵煤焦油每年就收获了不少,每百吨三吨左右这时一年已经超千吨,四号高炉投产了可以产二千多吨了。

    这些焦油就是最后五六百吨沥青也值不少钱,还有机油、黄油等。就是还没技术精炼与合成之类生产,但当重油以后用在船上的蒸汽机上也是好的。

    而广钢苏钢一年那么多木炭可以回收木焦油却白白浪费殊为可惜了,当然他们的好日子也快到头了,只要常洵一接位马钢建造起来这些钢企全都办不下去的。

    只是本来常洵有看看此时高炉技术是否可以去马鞍山办厂的,但万历有异样心思让他有索性缓缓的念头。于是他这时成了对这里的点评者,对好的进行了表扬,不足的提出要改进。

    当然也会就技术方面与这里的工匠进行一番深入探讨,冶炼厂这里看了一遍他又去纺织厂。这里基本上都是木头机只有少数零件才是铁的,让常洵看起来与手摇纺纱机一个时代。

    不过那脚踏纺纱机已经达到二十头了,当然也要有人干脱籽、梳棉、成条等工作,计算起来一个人可以抵十几台手摇纱机了,人工时代已经顶点了。

    好在小功率蒸汽机几年就可以生产出来了,新式更大的铁木机正在研制。这些完成整个纺织业会迎来生产力暴发,那时纺织品成本降低到此时三分之一以下,质量反而更好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